第12天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年新课标II卷)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这一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考生在做题时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也可以直接选,所以这一题还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解题必备】一、五四运动1.背景(1)国际背景①一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2)直接原因(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3)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4)主要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5)思想原因: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五四运动的爆发(1)阶段①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以北京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力。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以上海为中心,以工人阶级为主力。(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3.五四运动的结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在巴黎的代表未在和约上签字,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章、陆三人的职务)。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2)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1)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和干部基础。(4)共产国际的帮助是重要的外部因素。2.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2)历史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①主要原因:如何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确定现阶段的革命任务,党的第一个纲领对此没有给予解决。②中共“二大”召开: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③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④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三、国民大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原因①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进行合作。②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在多次运动失败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4)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2.国民政府的北伐(1)时间:1926年7月。(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3)条件①政治基础:国共合作的实现。②群众基础:1925年五卅运动掀起反帝爱国运动高潮。③后防基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4)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5)影响: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在城市,工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