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银川回中刘飞鹏一、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适当圈点勾画,在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线索2、体会文中简洁传神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及夹叙夹议的写法。3、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小事,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主题。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通过夹叙夹议推进情节发展的写法。三、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认识并思考“人与自然”问题。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近几日京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雾霾肆虐,pm2.5值屡屡爆表,屡创“新高”,大自然再次向人们敲响警钟-----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明天不封阳台》,一起寻找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师范读课文,生听并思考:1、课文主要围绕一件什么事而写?(明天封不封阳台)2、在这件事上,文中人物“我”和“儿子”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从文中找句子)可以用这个句式回答:因为……,“我”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因为……,“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我”对封阳台的态度变化态度转变的原因明天要封阳台——坚决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活动的空间明天还封阳台吗——犹豫能否为鸽子提供安身立命的场所明天不封阳台——改变决定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三)再读课文,感受鸽子命运1文中是如何描写鸽子的?“忽然传出几声‘咕咕’的叫声,”“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它扑打了几下翅膀却未曾飞走,……它正在孵育的两只鸽蛋,看到了它翅膀上的一块血痕”“这不是一只名贵的鸽子:灰色、嘴大且长”“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2、这只鸽子的命运如何?“我”和“儿子”对鸽子命运有怎样的影响?儿子:发现鸽子(灿若朝霞、惊喜、忧虑)照顾鸽子(关注、爱怜)“我”:发现鸽子(思考、感慨)读懂鸽子(作出决定)(四)品读课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1、读9、10段思考:面对受伤的鸽子,“我”都想得了什么?冯至的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怪圈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远离了自然,进而又精神失落人类(远离)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精神失落2、读8、11、12、13段思考:能否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呢?(试从文中找出依据。)第8自然段中鸽子的眼神的描写(自然对人),第11自然段中“儿子拿来......晚餐”(人对自然)(五)仿写句子,共唱和谐之歌我希望: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我希望: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我希望:;我希望: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我希望: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补网;我希望:。(六)作业以文中个鸽子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