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原子的构成•课题二元素•课题三离子•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一.原子的构成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关系•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2.相对原子质量121(kg)(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21(kg)(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21(kg)(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二.元素•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几点说明:(1)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中的质子数。元素的分类: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只表示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种类,不论个数,是宏观概念,•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但形态可能变化原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数量含义•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但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变化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果物质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只具有微观意义。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元素:•⒈物质由元素组成:•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描述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①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组成时用元素叙述):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②微观构成(描述物质的构成时用分子、原子、离子叙述)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描述分子的构成时用原子叙述)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元素的碳元素组成的。课堂检测•4、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5、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6、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7、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①O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③O2表示氧气这种物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一个氧分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④2O2表示两个氧分子符号O、2O、O2、2O2各具有什么意义?②2O表示2个氧原子。下列粒子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关,请你用它们填空元素种类_____________;元素分类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离子所带电荷数___________;元素周期表:三.离子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n为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核外电子的排布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这种性质叫做金属性。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获得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种性质叫做非金属性。③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个),为相对稳定结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三.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的形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离子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8(氢是0)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