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开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明太祖2.“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3.“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该观点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材料中的“制度”指的是()5.A.中央集权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分封制6.如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它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见证。它的内容能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金城公主入藏C.册封达赖D.册封班禅7.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许多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穿梭其中,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道经济、文化的桥梁。在这些穿梭其中的使者中,不包括()A.张骞B.玄奘C.鉴真D.马可•波罗7.“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B.北方地区遭到浩劫C.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D.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8.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最难的步骤是比较项的选择,比较时比较项要一一对应。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比较项中比较出的“相同”点不准确的是()A.都是北宋送给对方“岁币”B.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C.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D.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9.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B.C.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D.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10.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局面的首领是()11.A.铁木真B.努尔哈赤C.忽必烈D.皇太极12.历史学家张岂之曾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有()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2.《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我们能从书中查阅到的史实,应在下列示意图的哪一时期()A.AB.BC.CD.D13.“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西汉的诸侯王C.唐朝节度使D.北宋的通判14.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16.A.强化封建皇权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C.监视官民D.控制国家兵权17.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A.废除宰相制度B.设立军机处C.设立廷杖制度D.设立锦衣卫17.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他指的是明清时期()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C.君主专制的加强D.八股取士18.观察如图所示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C.城有三重,宫城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