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1-2节温度计熔化和凝固鲁科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十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二、考点点拨主要考查的内容有:①能说出温度的概念,并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分析;②能运用物态变化概念、产生条件和特性,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③熔化、凝固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④熔化(凝固)曲线的理解。⑤知道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有哪些。考查重点和热点归纳为: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晶体熔化(凝固)曲线的理解和运用。三、跨越障碍知识点一:温度和温度计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读数及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原理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①使用温度计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③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思考: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壁和触底!可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答:不充分接触的话,玻璃泡只有一部分受热,受热不均匀导致示数不准确,如果接触底部的话,由于底部温度高,温度计示数会偏高,如果碰到侧壁,则温度计示数偏低。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当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时,两者之间发生热传递,直到玻璃泡中的液体的温度与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值和物体的温度相同,这也就是使用温度计时不能立即读数的原因。思考:将一支灵敏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里,并立即观察温度计细管里的水银面高度的变化,将会看到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先下降,然后再上升。试说说其中的道理。解析:由于玻璃在相同条件下热胀冷缩的程度要比液体小得多。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玻璃泡先受热膨胀,容积会增大一些,所以细管里水银面先下降(有时现象不明显),然后玻璃泡内水银也将受热,温度逐渐与玻璃泡相等,由于水银比玻璃膨胀程度大,它的体积增加得更大,因此细管里的水银柱又开始上升。【典型例题】例1.下列使用温度计的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应为()。(A)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B)取量程适宜的温度计(C)取出温度计(D)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E)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一段时间(F)观察温度计的读数解析:(D)(B)(A)(E)(F)(C)例2.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A.0℃的冰比0℃的水冷B.0℃的水比0℃的冰冷C.0℃的冰与0℃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相同,冷热程度就相同,0℃的冰与0℃的水的温度都是0℃,温度相同,则表示它们的冷热程度就相同,所以选C。例3.读出下图中温度计的示数:甲的示数为__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___解析:要准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必须要弄清温度计的分度值,还要注意液柱是在零上还是在零下。对于甲温度计来说它的分度值是1℃,并且在零下,所以读数为-18℃;而对于乙它的分度值为0.1℃,且在零上,所以其读数为36.7℃。例4.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解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做到①观察量程;②认清分度值;(2)使用时做到“三要”:①玻璃炮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能触到容器底或壁;②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平行。根据以上使用原则,应选D例5.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是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温水的实际温度为()A.30℃B.小于30℃C.大于30℃D.无法确定解析:本题考查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温度计的示数与摄氏温度之间的互换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刻度均匀,因此温度计上的刻度与摄氏温度之间有对应的比例关系。该温度计3℃相当于摄氏温度的0℃,它的97℃相当于摄氏温度的100℃,该温度计从3℃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