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题作文1.“明晰命题”,即题目简洁明了,要求所记的事、所写的人、所说的理、所状的物,一目了然;2.“引申命题”,即由题目的意思可以引申出别的含义,从而使得考生的写作有余地,可发挥;3.“比喻命题”,即题目是从比喻的角度而设的,要求考生写作前明确其比喻所指,理解比喻的内容;4.“提示命题”,即在试题前或试题后加上“提示”,从而减少考生的命题障碍,为顺利写作提供帮助;5.“选择命题”,即同时提供一组作文题(至少两个)供考生选择,以便考生用最擅长的文体写出最高水平的文章;6.“材料命题”,即提供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考生阅读材料,然后按要求写命题作文.应试对策:1.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培养辨析意识,分清文题明示或暗示的主从关系、写作重点等;2.掌握构思、立意的技巧;3.掌握组织材料的技巧;4.要善于将所命之题巧妙地转化到自己熟悉的内容上去.(2012江苏南京)按要求作文.暑假,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一本自己想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写作指导】如何让“带一本书去旅行”更精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观察生活本次作文对学生社会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有较高的要求.从读书到旅行,边读书边旅行,都要求实实在在写自己读书与旅行的经历,不要脱离生活实际.可以借助生动的故事和个性化的形象,演绎出“带一书”(知)与“去旅行”(行)的深刻意蕴,适当穿插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塑造人物要把握人物特征、不同年龄人物的基本特征,不能张冠李戴.把握好虚构和艺术真实的度,不能胡编乱造.二、细节刻画在叙事类文章中,要有所侧重,不能平均用墨,泛泛而谈,结果费力不讨好.更不能误以为材料越多越好.因此细节刻画必不可少,好的细节能让读者如在眼前,读后使人历历在目,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比如佳作一将目光从«边城»投向凤凰古城,抓住其地域特色选材、重组,并调动多种感官来写.细致描写“绿水围绕,青山相拥,大而厚的青石板”“船家休憩的鱼鹰”“香甜的姜糖”“清洌的米酒”“高高的吊脚楼和不远处青翠苍茏的山”“河灯”等,做到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感觉,体验丰富;环视、俯视、远视、近视和仰视,层次分明.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风景和物产,无不体现了浓郁的湘西风情,给读者到此一游之感.三、切合题意下笔扣题,也就是说,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带一本书去旅行”这个方向展开.穿插文中,巧妙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穿插在文章中间.锁定题目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些做法,不断强化题旨,保证了文章依轨而行.四、思想深刻.深刻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比如反思当前浮躁的旅游业的发展,原本期待旅行放松的人们却越旅行越累.为此要在提升思想认识水平上下功夫,要运用理论武器武装自己的头脑,找到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可以运用寻因求果、假设分析、正反对比、矛盾分析等方法说理.【佳作一】带一本书去旅行每次翻开«边城»,总觉得那个如诗如画的凤凰古城就在自己眼前铺呈开来.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便是以那凤凰古城为背一命题作文景写就的故事.翠翠、岳云、天保、爷爷,那一个个在书中鲜活灵动的人物,就像是那湘西的凤凰古城人的剪影.我被«边城»清新质朴的那个世界所吸引,那凤凰古城便更显得神秘而动人,清丽而淡雅.我知道我与这个湘西的“边城”已有约定,只是佳期未到.去年暑假,我终于可以携一卷«边城»,去赴这个美好的约会.凤凰果如«边城»中描写得一样,绿水围绕,青山相拥,大而厚的青石板已被时光打磨得透着温润的光.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一个个睁大了像翠翠一样灵动纯净的眼睛打量着我们这些步入“桃花源”的旅人.有的光着嫩白的小脚丫欢快地拍打着水面,有的则干脆跃入水中,扬起晶莹的水花打湿了船家休憩的鱼鹰.不由得想,翠翠是否也曾赤着脚丫,奔跑在光滑的青石板上,或为买一包香甜的姜糖,或为提一瓶清洌的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