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质量检测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成的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水和油可以进行相互转化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2.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不同的是()3.下列有关环保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C.“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气体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硫和氮的污染物导致的4、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C.提高污水处理率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5、水与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因此,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纯净的矿泉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小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干泥土的比热容大得多6、要除去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去氧气的方法,下列物质可选用的是()A、红磷B、蜡烛C、木炭D、铁丝7、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利用了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8、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B.发展利用氢燃料C.化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9.鉴别三瓶无标签的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A、带火焰木条B、带火星木条C、澄清石灰水D、紫色石蕊试液10、在液态空气中上方放置一点燃的细木条后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木条燃烧更旺B、木条燃烧和原来一样C、木条立即熄灭D、可能引起爆炸11、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水和冰相混合、啤酒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D.氯化钾、液氧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B.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沉淀固体颗粒C.检验硬水与软水的简便方法是加肥皂水D.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就得到了纯水1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室操作中,正确的是()A、试管内可尽量多装写高锰酸钾晶体,以便可以多制取氧气B、水槽中的导管一开始冒出气泡时,即可塞入集气瓶进行收集,以免浪费C、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这样可以节约酒精14、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1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42分)16、(4分)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④颜色。17、(6分)电解水实验在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说明水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18.(6分)某人带领猎犬举着火把进人人迹罕见的山洞里,不久猎犬死亡,当人蹲下察看时,火把熄灭,人也感到头晕气喘,于是赶紧站起跑出。根据此事实回答:(1)猎犬死亡是因为。(2)火把熄灭说明。(3)开始进洞时火把不熄灭,人也无明显的反应,蹲下时火把熄灭,人也感到不适,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