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课文复习之微测试七(上)第四单元分值:30分时间:30分钟1.(2015届湖北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C.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D.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A“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符合句意,B“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D“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不符合句意。故答案为C,“按图索骥”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2015届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B.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D.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很快有了进步。【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2015届甘肃武威中考)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①活动一:搜集材料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4分)【材料1】至【材料6】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本试卷中再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材料,作为【材料7】【材料1】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材料2】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为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材料3】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材料4】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材料5】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世界的关注。在河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材料6】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材料7】。②活动二整理材料(2分)前6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只填写材料序号)③活动三分析材料(4分)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结论1:结论2:【答案】①活动一(4分)示例1:天梯山石窟历史悠久,风景奇特,久负盛名。示例2: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②活动二(2分)历史文化245(每空1分,第2空错填、漏填均不得分)③(4分)结论1: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意思对即可)(2分)结论2: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①试题分析:写出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等人的事例均可。【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考点定位】筛选材料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③试题分析:从两方面回答即可,结合活动二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分别写出河西走廊在这两方面的特点即可。【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