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后达标检测(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VIP免费

(浙江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后达标检测(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_第1页
1/5
(浙江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后达标检测(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_第2页
2/5
(浙江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后达标检测(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_第3页
3/5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49(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是一种发展。(F)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T)3.(2020·杭州余杭检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F)4.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F)5.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F)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2020·浙江9+1高中联盟联考)我国古诗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智慧。“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哲学上看,这两首诗共同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B.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C.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D.事物的普遍联系答案:C7.“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这是因为()A.发展是一种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D.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解析:选A。题中观点强调的是发展对解决人们贫困的意义,A项从本质上回答了其中原因,符合题意。B、D两项干肢不符。C项观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并非绝对的不运动。8.3D打印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和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破坏性”新技术,将使设计和制造更为简化:工厂里或许不再有生产线,模具可能退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不包括()A.人们认识的深化能够促进事物发展B.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和改变事物C.发展的实质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D.科学实验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解析:选C。这是一个逆向选择题。3D打印技术改变了世界,说明人们认识的深化能够促进事物发展,也说明人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和改变事物,更是通过科学实验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B、D三项均是材料蕴含的哲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项错误且不符合材料蕴含的哲理,应选C项。9.下列诗句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哲理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解析:选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体现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故A、B不符合题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故排除C;D符合题意。10.《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这体现了()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②发展是质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11.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速度在增长,结构在升级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正确。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动力转向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②。事物发展的状态是质变与量变,③错误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④错误。12.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为克服超限效应必须()A.加强意识的目的性B.具体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后达标检测(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