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和日本侵略中国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教材梳理【知识梳理】1、历史分期(1927、8、1南昌起义―――1937、7、7卢沟桥事变)2、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即:中国人民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扩大和加深,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第3课红色政权的建立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8、1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3、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是建军的开始。二、八七会议1、时间:1927年8月7日2、地点:汉口3、目的: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4、主要内容:(1)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2)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决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运动秋收起义。5、意义: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失败的转折点(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党的武装斗争理论开始形成。)三、秋收起义1、文家市决策-------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开始2、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开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1)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2)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从此共产党有了自已的革命武装;(3)是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从此,中国共产党在分析了中国革命国情的基础上,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四、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1、毛泽东选择向井冈山进军的理由(1)地势险要,易守难攻;(2)附近农产品丰富;(3)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4)群众基础好。2、井冈山会师时间:1928年4月会师双方:朱毛结果和意义: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也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壮大。3、中国革命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最大一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前为"赣南、闽西")4、井冈山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奋战,百折不挠;革命乐观主义;坚定的革命信念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5、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30年,红军第四军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当时最大的一块根据地五、土地革命的掀起和红色政权的建立1、土地革命必要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土地革命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农民借地主、富农的债务;意义:(1)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2)广大贫农翻了身,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生活有了改善。(3)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参加红军,支援了革命战争。2、红色政权的建立。(1)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31、11(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朱德(3)第一个红色政权的首都----------------瑞金【思考】1、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作出了哪些努力?你有何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和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能过武装斗争,以武装反抗国命党反动派的统治,并创建了人民军队;深入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在根据地,党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1)1927年,发动"八一"南昌起义,要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1927年,召开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并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向农村进军的决定,从些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4)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型的革命军队的开始;(5)秋收起义后,党开始在广大的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6)在根据地,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以推翻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7)在根据地,党建立了各级的红色政权,1931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认识:(1)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