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埃及的金字塔第一课时授课老师王丽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本课的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难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我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的描写方法。突破方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的。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突破方法:借助学习网络站所提供的素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法与学法的导航教法: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学法: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2.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2.检查自学效果。(1)指读生字,说说生词的意思。注意“厦”是多音字,在这儿读shà;注意“砌”的读音。(2)读一读自己感觉难以理解的句子。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初步了解金字塔的有关资料,初步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通过自学课文理解词语意思,初步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读自己难理解的词句,老师就能初步抓住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1)金字塔在哪里?(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叫“金字塔”?它是怎样建造起来的?(4)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小结。四、指导书写。1.指导学生注意字(尤其是廓、厦)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师生评价。五、讲读第一段。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2.看图,品味文字。(1)学生看图,并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2)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体会“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3.朗读课文第一段。板书展示15、埃及的金字塔宏伟精巧血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