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个性、快乐参与学习徐兴摘要一转眼,新课程改革不知不觉地已经进行好几年了,“发展学生个性、快乐参与学习”是体育课程改革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是体育教师如何实施体育课程标准的关键之所在(1)。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参与是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转变角色、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这些都迫切要求体育教师能在新课程中成长起来。本文从关注个人素质的综合提高,以人为本的思路出发,阐明了体育教师如何在新课程中成长,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让学生快乐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关键词新课程个性体育教师快乐学习正文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全方位触动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体育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合作者和学习者。很有幸,能够跟上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更有幸的是,在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同时,新课程也在同一年实施了。可以说,我是与新课程一起走进了体育课堂,而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历过迷茫,也品尝过甘甜,但更多的是一种幸福,因为我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同时,体育新课程改革也给体育教师的成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伴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青年体育教师的快速成长也迫在眉睫,从初任体育教师,到胜任型体育教师,再到精通型体育教师,最后向更高一步的目标要求自己,下面我想就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几点思考,以期和同行们一起探讨。一、个性的特征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对个性下了定义:“决定了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因此个性的本质特征为:第一,个性的整体性,即个性是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三,个性的独特性,即个性的差异性。个性不是芸芸众生的品质,而是活生生的各不相同的人格;第三,个性的多面性,即个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社会经验和人性倾向等结构组成的;第四,个性的动力性,这是由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推导出来的特性,即个性是人体的一个内在的动力因素,即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动。个性这个概念是中性的,与世界观、思想品质、道德规范不同,它不包含社会的伦理价值标准。人的个性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比如一个人的性格中活泼好动与沉静之分;气质有外露与内向之别;情感有奔放与细腻之异;智力中有的记忆力强,有的观察力强;待人接物中有的豪爽热情,有的幽默含蓄,这些都是很难分出优劣来的。个性别无优劣之分,但存在着成熟、完整、自由等程度上的差别(2)。二、体育课发展学生个性的理论依据体育运动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起着独特作用,这是因为:第一,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体育课中,青少年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在一个较为广阔的领域中尽情游戏、运动、竞赛,他们的个性即可以充分地显示出来。可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在体育课中,青少年有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个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学调查证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比一般学生要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而在这些活动中,青少年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第三,体育运动是陪伴青少年终身的一项活动。体育运动与人的密切程度往往超过其它活动,因此它对人的个性的塑造是长久的和起稳定作用的。一方面个性有选择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运动又在改造着个性。尤其是对人的性格意志、情感等心理特征和观察判断、思维等智力都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第四,体育运动给青少年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它使青少年可以从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而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供他们选择,“合理的位置”,从中扮演一个“角色”,这种方式上的差异,可以加深个性的差别。三、体育课如何发展学生个性㈠体育课发展个性的一般原则。1、要认真识别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要培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