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马说》《陋室铭》班级姓名蝜蝂①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②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③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朴④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⑤。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⑥,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⑦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⑧,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⑨矣。苟能起,又不艾⑩。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11)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注释]①蝜蝂(fùbǎn):一种黑颜色的小虫。②卬(ánɡ):高举着头。③困剧:劳累非常。④踬朴(zhìpū):跌倒。这里是被东西压倒的意思。⑤负:作名词,指背的东西。⑥上高:往高处爬。⑦嗜(shì)取者:这里指贪得无厌的人。⑧累:负担。⑨病:疲惫。⑩艾(yì):停止,悔改。(11)前之死亡:指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①辄持取②人或怜之③苟能行④又持取如故⑤亦以病矣2.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A.以厚其室B.为去其负C.日思高其位D.大其禄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蝜蝂者,善负小虫也今世之嗜取者B.其背甚涩极其力不已C.卬其首负之人或怜之D.虽困剧不止也虽其形魅然大者也4.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②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5.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王著教帝学书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1.解释加点的词。①太宗益刻意临学②若遽称善2.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百姓多闻其贤B.其真无马邪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D.其一犬坐于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又以问著,对如初。4.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每日一练《口技》《送东阳马生序》班级姓名一、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二、指出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是()例句:非天质之卑。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C.有司业、博士为之师D.不必若余之手录三、翻译句子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程门立雪杨时(1)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2),稍长,潜心(3)经史。熙宁九年(4),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5)讲孔、孟绝学(6)于熙、元之际,河、洛(7)之士翕然(8)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9),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10),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11),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12)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八《杨时传》)〔注〕(1)杨时(1053~1135年):北宋学者,字中立,南建州将乐(今属福建)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朱熹之学和他有间接师承关系。(2)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3)潜心:用心专而深。(4)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熙宁,宋神宗年号(1068~1077年)。下文“熙元之际”,指熙宁、元丰年间。(5)程颢(hào)与弟颐: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洛阳人。俱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其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6)绝学:宏伟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