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上)1.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炎帝、蚩尤B.黄帝、蚩尤C.黄帝、炎帝D.黄帝、嫘祖2.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3.爱旅游的小明暑假期间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游览。请你确认他会游览到的著名文化遗址是A.遵义B.敦煌莫高窟C.唐招提寺D.大昭寺4.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6.“……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一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7.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C.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8.右图为20世纪50年代言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A.当时南方各地大豆高产丰收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效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9.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的实行B.香港澳门的回归C.经济特区的建立D.广电事业的发展10.江苏省扬州市郊区一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1.九年级(3)班小帅同学用搜狗查找“挺进大别山”、“一国两制”等关键词,由此我们断定与小云探究作业密切相关的人物是A.邓小平B.朱德C.彭德怀D.刘伯承2016.0612.哥伦布曾说:“我发现了许多岛屿,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我展开国王的旗帜,公开宣布替我们最幸运的国王占领了所有这些岛屿,岛上居民无人反抗”。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A.传播文化B.和平交往C.殖民扩张D.倾销商品13.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相符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水力织布机B.史蒂芬孙——发电机C.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D.莱特兄弟——内燃机14.右图是明治维新期间,启程赴欧洲的考察团。考察团将哪些西洋文明带回日本,融入了改革措施①强化武士特权②建立天皇制③先进技术设备④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⑤提倡“文明开化”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15.下列关于俄国1861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改革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涉及到了农村土地改革问题C.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D.是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16.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17.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