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位)“千师访万家”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我校是一所年轻富有活力的学校,为加强我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有效衔接,构建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的育人格局,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办学水平,营造和谐、高效、优质的育人环境。我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结合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二、领导机构成立***“千师访万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饶武庚副组长:万武祥成员:乐志成、周雪儿、何丽、孙玉会、朱仁慧、马俊、王婷和各年级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婷兼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资料建设等业务工作。三、活动主题及内容1、进“万家门”要求广泛开展进家入户式家访,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所有老师全员参与,所有在校学生全面覆盖,大家访过程全面跟踪和评价,逐步形成每生每学期家访1次的家访长效机制。确保每名学生家门必进,重点学生家门多进,困难学生家门常进。要创新2家访形式,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大家访的实效性。2、知“万家情”全体教师人手一册市教育局统一印制的《家访记录本》,要求认真填写家访记录,详实记录被访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性格特点、身心状况、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在家表现等情况,做到访得细、访得实、记得准、无遗漏。并且受访家长要亲笔签名。家访后及时将家访记录上传到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倡教师在“赣教云”教师个人空间创建电子版《家访日记》,利用大数据记录保存并分析学生情况,提高大家访工作的科学性。3、送“万家需”强化“教师服务学生,教育服务人民”的理念,重点做好“五送工作”即:①送政策,积极宣传各级教育部门的惠民政策,帮助群众联系相关部门,办理贫困补助及减免等事务;②送理念,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并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与家长共同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举措,全面提高家教质量和水平;③送关爱,深入开展帮扶、辅导(包括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从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长期关注弱势学生,将关爱送到他们身边;④送诚意,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教育方式,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化解误会和矛盾,营造和谐氛围;⑤送信任,向家长征求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家长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优质发展献计献策,查短板,补短板,共同推进学校发展。34、解“万家困”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重点对象的家访,以“七类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学生、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的学生)为重点,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采取精准帮扶、全面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四、活动形式1、结合本校实际,拟定”家访记录”、上报家访计划,并提供相关基本信息,便于学校统筹安排、分步实施。2、采取到家座谈、电话交流、微信沟通留言等形式。3、结合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学生心理辅导、主题班会和家长会等活动。促进家校联系,搭建爱心桥梁,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自主地发展。五、活动安排活动分3个阶段进行:(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20日一10月19日)召开动员大会,对“千师访万家”活动进行安排部署,让广大教师了解活动的重大意义和任务目标,下发《家访记录本》,要求根据活动要求拟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参加家访相关培训。(二)组织实施阶段(10月21日-12月31日)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家访对象家庭,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家访结束后,及时上传家访4记录,并把受访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反馈,根据家访情况对教育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共同制定促进家访对象发展的具体措施。(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31日—本学期结束)走访结束后,将走访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对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明确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限期整改提高,并依据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