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鲸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鲸的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知道保护鲸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4.认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感受鲸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他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很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课题:鲸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识记并理解生字新词,并试着把课文读通顺。2.阅读全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3.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理解“胎生”和“卵生”等词语。(2)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鲸:鲸的形体特点(第1自然段)鲸的进化过程(第2自然段)鲸的种类(第3自然段)鲸的生活习性(第4—7自然段)三、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自由读第l自然段,思考并回答:1.第1自然段写出鲸鱼的体形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找出具体使用说明方法的语句并体会使用该说明方法的好处。大(长度、重量)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作用: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之庞大。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2)“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作比较)(3)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作用: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突出鲸是很大的动物的特点。(4)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子)(这里使学生体会举例说明法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让读者很清楚,所以,我们向别人介绍事物时也要学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4.进行朗读指导。四、作业布置默读课文,把文中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入:上节课学习了《鲸》的第一部分,知道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鲸的特点。二、研读赏析课文内容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预设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4.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阅读第4、5自然段然后填写下表。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共同点都吃鱼虾须鲸齿鲸5.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三、回顾内容,朗读记忆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四、学习写法课文中多次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把这样的句子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