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荒漠化干旱日:6月17日思考:我国的荒漠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世界主要的荒漠分布区——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概念: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一.荒漠化的含义土地退化:指土地生产力下降或完全丧失。2.表现:沙质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流水长期侵蚀作用形成沙质荒漠化:风力长期侵蚀作用形成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地石漠化沙漠化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分布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行政范围涉及新疆、宁夏、内蒙古大部分和甘肃北部等地区结合如下两幅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讨论其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呼和浩特距渤海千米呼和浩特喀什喀什距渤海千米距印度洋千米560351018701.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地形山岭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山岭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干燥,昼夜温差大,多风沙。3.气候4.河流河流少,水量小,多为内流河5.植被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关系十分密切: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关系十分密切: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深——深居内陆,远离海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流难以到达;地形地形——高大——高大山地,特别是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对水汽的阻隔;气候气候————干旱,降干旱,降水少,风水少,风大;大;水文水文——多为内——多为内流河,水量小;流河,水量小;植被植被——稀疏,——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对地表保护作用差。差。土壤土壤——荒漠土——荒漠土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樵采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A.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B.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迅速,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活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自然原因(9.6%)(1)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2)夏季降水集中,而多暴雨,流水冲蚀严重(3)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人为原因(90.4%)(1)植被的破坏(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3)开矿活动: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是什么?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该从哪些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2.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它的成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红壤分布30N。2.红色荒漠的成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相同点:滥伐植被,过度开垦不同点:红色荒漠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除垦荒外,还有滥牧等导致风力侵蚀加重人类应从地表植被的保护,垦荒,放牧,引用水源,工矿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人类的各项经济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该从哪些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三、荒漠化的危害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危害和北方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生态灾害。(1)农业生产:土地退化、沙化,使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甚至丧失,影响播种面积和生产产量,可能导致食物短缺。(2)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丘埋没村镇、交通线路、水库、灌渠、良田。(4)影响人们的生活:荒漠化地区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恶化人们生存环境。(3)交通:流动沙丘埋没公路、铁路,威胁交通安全;沙尘暴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公路停运。沙尘暴推毁村庄四.荒漠化防治(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二)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三)防治的原则1.两个“相结合”:坚持维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