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回顾:一: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指的是什么?1.速度大小的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由快变慢,由慢变快)。2.速度方向的改变。三: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是指什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生活体验:1、在平地上骑自行车的时,即使不用力踩踏板,车也会前进一段距离。但如果没有继续用力,它最终会停下来。2、踢出去的足球不能永远飞行3、刹车后的高速列车最终会停下来思考:1、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2、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2分钟自学课本第16页1、你认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和“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哪个说法正确?探究过程(二)猜想:(1)实验器材:(三)设计实验:(2)实验方案:(一)提出问题: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种类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毛巾棉布木板(3)实验记录表格: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理:大小慢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2、理解:(1)“一切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所有物体普遍适用——一个特定的条件(3)“总”——总是这样,没有例外!(4)“或”——两者必居其一,且只是其一,并不是同时存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牛顿第一定律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不能实验来直接验证。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相同条件: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控制变量法2.让小车从同一高度释放目的: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3.实验中如何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表面运动4.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近来反映小车受到阻力大小——转换法5.实验推理: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6.实验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作匀速直线运动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注意:(1)“一切物体”——所有物体普遍适用——一个特定的条件(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3)“或”——两者必居其一,且只是其一,并不是同时存在。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不能实验来直接验证——理想实验法4.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是()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C.只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规律D.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D3.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迅速减小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B4、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沿着斜面自由滑行下来,然后让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路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则:(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相同,使实验起始条件相同。初始速度(2)使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路面是为了让小车运动时受到的不同,而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使小车运动的距离不相同.(3)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上前进的距离不相同,说明小车在粗糙的毛巾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