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研究现状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赵玉英UenoM,etal.JAtherosclerThromb.2011;18(6):431-42.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263964.htm替格瑞洛替格瑞洛普拉格雷普拉格雷阿司匹林噻氯匹定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氯吡格雷FDAFDA批准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批准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1988年FDA批准•单用疗效有限,剂量过大可能增加出血风险•1991年FDA批准•第一个噻吩并吡啶类不可逆P2Y12受体拮抗剂•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998年FDA批准•P2Y12受体拮抗剂,不可逆结合•2001年中国上市,ACS常用药物之一•2009年FDA批准•P2Y12受体拮抗剂,不可逆结合•快速起效,更强血小板抑制•2011年FDA批准•P2Y12受体拮抗剂,可逆性结合•快速起效,更强血小板抑制,主要出血与氯吡格雷相当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定义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临床意义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可能机制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处理策略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的定义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常见于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Resistance,AR)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Resistance,CR)临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抗血小板药物不能防止患者发生血栓并发症即使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情况下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事件(包括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仍高达10%实验室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抗血小板药物对血小板的一种或多种功能没有抑制实验室定义者倾向于同时有临床抵抗定义与发生率目前对AR和CR均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也就是抑制率<80%定义为ARCR的定义为经验性比较普遍应用的是是治疗前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10%.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有许多,但并未完全阐明,部分可控,部分仍有待探索。研究显示,依从性差有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CRP、高血糖、高血脂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AR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比较低不超过1%-5%氯吡格雷抵抗的各种诊断标准国际上尚缺乏公认的一致性标准。不同研究采用的定义大都是经验性的。Muller等]定义CR是指当给予6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后4小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较基线相比降低<10%,降低10%~29%则定义为半抵抗,抑制>30%则为正常反应。Gurbel等将其定义为用百分比计算血小板聚集,使用5μmol/L的ADP作激动剂,基线值与使用氯吡格雷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值<10%定义为CR。Barragan等将其定义为在治疗的任何时间内血小板反应性均相对较高(>50%)。治疗期间高血小板反应性highon-treatmentplateletreactivityHTPR1血管舒张刺激磷蛋白-磷酸化(VASP-P)检测显示血小板活性指数(PRI)>50%;2快速血小板聚集功能(VerifyNowP2Y12)检测P2Y12反应单位PRU>230;35μmol/LPLADP>46%;血栓弹力图对氯吡格雷反应性的检测血小板抑制率评价标准:<20%为无作用,20%~50%为反应不良50%~75%为有效>75%为显效CR发生率CR的发生率波动于4.2%~31%。各家报道不尽一致,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缺乏公认的统一标准;(2)判定标准及研究样本的不同;(3)血小板PLT聚集的检测方法不同;(4)患者本身存在导致血小板反应基线值增大的因素。血小板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多样性0163248648096112Δ5µM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10,0][11,20][31,40][51,60][71,80][91,100]患者数低反应者缺血性事件率更高?高反应者出血风险更高?SerebruanyVetal.JAmCollCardiol.2005;45:246–51<10%<10%>80%>80%血小板反应多样性血小板反应多样性(VariabilityOfPlateletResponseVPR)(VariabilityOfPlateletResponseVPR):不同患者对同一种:不同患者对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抗血小板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血小板反应多样性血小板反应多样性(VariabilityOfPlateletResponseVPR)(VariabilityOfPlateletResponseVPR):不同患者对同一种:不同患者对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抗血小板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实验室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