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云彩金柳夕照青荇招摇泛舟寻梦“漫步”康桥走进诗歌再别康桥徐志摩诗人与康桥康桥即剑桥,邻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过。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唤醒了他的诗情与回忆,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康桥情结”: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趣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趣。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请同学大声朗读诗歌提示: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两个美的画面在组内:(1)有感情地读一读,说一说喜欢的理由。(2)朗读时说说你是如何处理具体段落的语速、语调的?方法:先结合语段中的关键字、词、句,体味诗人情绪变化,然后确定语速、语调。思考思路:“我喜欢__(节、词、字),因为_____,我读出了诗人_____的情感,读时应该________。”1920---1922年,作者在康桥学习期间,他的人生观和思想发生了巨大转折。他崇尚英国式的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大自然,因此,他常骑车到青草更青处,仰看星星,听听夏虫叫,听听水流。回忆母校令你难忘的景物,仿照诗中你喜欢的段落创作几句小诗,用诗意般的语言表达你的深情,再现“心中美丽的校园”要求:1、融情于景2、发挥想像,善用修辞少年是诗,青春如歌,让年轻的我们去读诗吧,让心灵徜徉在诗歌的花园,让思绪飞扬在文字的殿堂,愿诗歌能奏响我们美丽的生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