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无效教学行为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总是经常出现。一年来,本人深入课堂,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表现,来寻找“无效课堂”出现的成因,以求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现在,我就课堂“低效”和“无效”行为的原因作一次分析,以期能促进对无效课堂教学行为更多的有益反思,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正。一、无效教学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教师未能很好的领会“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无效行为。(一)、学习方式的无效性:1.浅层次的自主学习(1)学生已经预习过,连学困生都能答出的问题,还重复讲解,忽略学生的能力;(2)在引导学生预习的环节,设计一些幼稚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导致学生由课堂开始的精神饱满到兴趣索然、精力分散;(3)在课堂上不能给学生提供安静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不能独立地阅读文本、思考、感悟;(4)尤其是年长观念陈旧的教师,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不知道应当讲在学生的“痒处”,老师累,殊不知,学生更累,这是典型的“学习无自主”。2.无序的合作学习(1)有些问题,学生根本无需合作就能单独解决,却费时费力让学生合作思考,耽误时间。(2)有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性安排,致使合作学习接触不到问题的核心。3.蜻蜓点水般的探究(1)有些探究,设计的问题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就在大家意犹未尽时,老师的计划时间到了,于是“啪、啪、啪”三击掌,探究学习告一段落,这时,许多人还未发言,学生思维的灵光随之熄灭;(2)有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实际上还是少数尖子学生独霸课堂,多数学生或闲聊、或陪坐、或是看客。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绝不能为形式而形式,忽略课堂的真实本色。针对这个问题,我想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实例来分析一下,这是我听过的一节课,讲授的是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教学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组成、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角的分类、用量角器测量角的知识与技能,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上随意画一个三角形。教学活动2师:大家都将三角形画好了吗?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生:我先画了一条直线.(师追问:是直线吗?)是线段。然后再画另外两条线段,将它们连接起来,就画出一个三角形。教学活动3教师请该生展示自己画的三角形,得到大家的认可.随后教师又连续请三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人画的三角形是否一样,三角形的角是否一样.教学活动4组织学生用量角器将自己所画的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测量一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计算它们的和.教师巡回指导,3分钟后,教师指导过的学生完成了测量和计算工作,并开始查看附近其他同学的测量结果,并小声争论着.教学活动5师:好,请大家停下来.学生仍在小声地讨论着他们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师:同学们停一下.谁能说说你的测量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有“一百七十九度”,“一百七十九度多一些”,“一百八十度”“一百八十度不到”,“一百八十一度”.师:那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不同的三角形三个内角加起来大小是不一样的.师:实际上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用量角器测量时是不准确的,那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几个学生附和:有误差).对,测量时会有误差的.教学活动6师:大家看看,它们都在一个什么数附近?生1:一百八十度.生2:不对,应该是一百七十九度.师:为什么?生2:因为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量出的结果都是一百七十九度左右.师:你的“左右”用的很好,如果我们从整十整百数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在一个什么数左右呢?生:一百八十度.师:对!这三个角的和应该是一百八十度.那么我们将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教师连续三次提醒,学生才能准确地说出结论.)教学活动7师:这个结论准确吗?(学生们面面相觑,停约一分钟.).看,老师也来做一个实验,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结论究竟准确不准确,好吗?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已经剪好的三角形白纸,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