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成就理想用心成就未来——《教师成长的40个现场》读后感《教师成长的40个现场》这本书围绕着“教师成长”这个关键词,记录了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文章、优秀的成长故事。每篇文章都让我受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的。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触更深刻了,真正理解了“爱”的内涵。他们让我们懂得——以全部的爱奉献给每个孩子,要让每个孩子相信:我是好孩子,老师喜欢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不但要以母亲的爱去关心每个孩子,还要承担起社会的委托,自觉地把历史使命体现在热爱孩子之中。在书中,《班级启示录》这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在班级管理中,用“课规”来规范学生的课堂常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需要的是长期的训练,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默契。这三条课规也是我值得在课堂上借鉴的:1、老师说话的时候请你眼神总是跟着老师,同学发言时,如果方便,请你注视着他(她);2、上课时不发出不该发出的声音,不做不该做的事情;3、得到帮助随时说谢谢。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需要做的事情,是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来共同维护的。尤其是“牛奶弟”的故事更是让我感到,我们在用规范要求学生的同时,一定要带着浓浓的爱。在这光荣的岗位上,我们是每个孩子的成长守护者,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心灵解惑者。用心和每个孩子沟通,他们必定会被你所感染。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师德”。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规范,当我们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自己一定要做到爱岗敬业,全心全意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我非常喜欢这首小诗,“用爱成就理想,用心成就未来”便成了我的教育格言。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随着人们对“师德”的日益重视,各种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不断出台。但不管外部手段如何,提高师德水平,关键还是要每一位教师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