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观课、议课一、为什么要观课议课1.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2.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3.评判教师教学的大致水平4.学习借鉴同行的优势长处5.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二、目前普遍采取的观课议课方式(一)如何观课?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1.观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业务准备:明确一节好课的标准;了解教材结构和教学内容;了解授课教师的有关情况;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准备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表。物质准备:课标、教科书、听课记录本、其他工具(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心理准备: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能先入为主,不能求全责备。一节好课的标准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华师大教授叶澜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好课的标准(简要表述)好课的标准(简要表述)既有科学、合理、明确、具体既有科学、合理、明确、具体可测的三维目标,又有体现现代教可测的三维目标,又有体现现代教学策略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学策略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使学生在积极振为主、先学后教,使学生在积极振奋的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良好达奋的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良好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才是好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才是好课。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全面、明确、具体、适宜,教学目标:全面、明确、具体、适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生动、自主、合作和探索性学习。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生动、自主、合作和探索性学习。教学效果:目标达成,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教学效果:目标达成,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教师素质:教学能力、教学思维。教师素质:教学能力、教学思维。评课评课““三精要三精要””————目标、状态、效果。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学生交流讨论的状态学生交流讨论的状态学习目标达成的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2.观课过程中的要求:——观察、倾听、记录、思考要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观察与倾听:关注教师的基本状态和施教行为:(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目标达成都如何?(2)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如何?(3)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合理?(4)设计了哪些学生活动?是否有效?(5)渗透哪些教学思想?是否适当?(6)课堂教学氛围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1)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哪些学习行为?(2)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兴趣维持的情况?(3)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4)学生的自主、互动、探究等学习方式是否有必要的时空保障?(5)学生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观察与倾听:不只关注教师的教,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不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掌握,更应关注学生是否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积极态度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不只关注课堂结构的完整,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充分和实效(思维活动)。观察与倾听:不只关注问题提出的多少和解答的情况,更应关注问题的思考价值及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起点。不只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是否有积极的评价,更应关注教师对学生思维过程的点拨、分析与评价。不只关注某个教学环节的细枝末节,更应关注对教学全过程的准确把握和定位。观察与倾听:不只注重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更应注重教学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只关注纠正教师教学中出现的科学性错误及问题,更要注重对出现错误和问题的原因准确深入的分析。不只关注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既定的教学设计方案情况,更要关注课堂具体的教学环境及过程中教学设计的动态变化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