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时栏目开关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学习目标定位]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熟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会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掌握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第一节本课时栏目开关1.原电池是借助反应将转化为的装置。分析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并填空。原电池总反应式:。第一节知识·回顾区氧化还原化学能电能Zn+2H+===Zn2++H2↑负极正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Zn-2e-==Zn2+2H++2e-==H2↑本课时栏目开关(两电极反应转移电子数相等时的和)CuZn-Zn2+H+H+负极正极阳离子阴离子正极负极SO42-原电池工作原理Ae-(1)通常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单质)作电极。(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1.内部条件: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2.外部条件: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氧化还原是中心2.原电池构成的条件:具有不同的两个电极,二者直接或间接地连在一起,插入中,且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图示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第一节知识·回顾区活动性电解质溶液AD本课时栏目开关探究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将锌粒加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其变化是。(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锌电子,直接转移给与它接触的铜离子;②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该反应是热反应。第一节学习·探究区锌粒变“红”,溶液的蓝色变浅溶液的温度升高失去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本课时栏目开关2.按右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的实验现象是①锌片,铜片,CuSO4溶液颜色;②电流表的指针,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是。(2)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①外电路:电子由电极经过导线流向电极,电流由电极流向电极。②内电路: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第一节学习·探究区溶解加厚变亮变浅发生偏转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铜铜锌本课时栏目开关负正(3)电极反应:负极反应式是;正极反应式是;总反应式是。(4)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其变化是,原因是。第一节学习·探究区Zn-2e-===Zn2+Cu2++2e-===CuZn+Cu2+===Zn2++Cu溶液的温度略有升高还有Cu2+直接在锌电极上得电子被还原,部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本课时栏目开关3.按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你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其结果是;由此可说明。第一节学习·探究区本课时栏目开关①锌片溶解,铜片加厚变亮;②电流表指针偏转指向铜;③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浅。溶液的温度不升高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不能移向锌片得电子。(3)离子移动方向①硫酸锌溶液中:向盐桥移动;②硫酸铜溶液中:向铜极移动;③盐桥中:K+移向区(CuSO4溶液),Cl-移向区(ZnSO4溶液)。(4)若取出装置中的盐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还会发生偏转?为什么?第一节学习·探究区不偏转。如果要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则该装置中必须形成闭合回路,若取出盐桥,很显然该装置未构成闭合回路,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本课时栏目开关Zn2+Cu2+正极负极4.实验结论:与问题2中的原电池装置相比较,问题3中双液原电池具有的特点是(1)具有盐桥。取下盐桥,。(2)两个半电池完全隔开,Cu2+无法移向锌片,可以获得。第一节学习·探究区无法形成闭合回路,反应不能进行,可控制原电池反应的进行单纯的电极反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课时栏目开关[归纳总结]1.原电池原理是把进行,还原剂在极上失去电子发生反应,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极,氧化剂在极上得到电子发生反应。2.原电池电极及电极反应特点(1)为电子流出极,相对活泼,通常是活动性的金属或某些还原剂,电极被,发生。(2)为电子流入极,相对不活泼,通常是活动性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一般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性强的离子被还原或电极上附着物本身被,发生。第一节学习·探究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负氧化正正还原负极较强氧化氧化反应正极较差还原还原反应本课时栏目开关3.原电池的设计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和两个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