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总)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分)总结全文:概括花红的原因(总)课文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试试看,你能不能画出文章的结构图。科学原理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自然的杰作,人工培育的成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物质基础(有无色素)物理原理(光波反射)生理需要(保护作用)进化观点(发展过程)自然选择(昆虫作用)人工选择(增添新种)内部原因外部因素由主到次由内到外说明顺序物质基础花青素胡萝卜素无色素酸性红碱性蓝中性紫橙黄白(变色)物理原理(光波反射)酸性花青素——红中性花青素——紫碱性花青素——蓝胡萝卜素——黄、橙无色素——白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的颜色,作了如下的分类:颜色白黄红蓝紫绿橙茶黑种类119395192359430715350188生理需要(保护作用):红橙黄——含热量多蓝紫——含热量少进化观点(发展过程):绿长波一端:黄---橙---红短波一端:蓝---紫外部因素自然选择风媒花—花色淡虫媒花—颜色浓人工选择:牡丹虞美人等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从中找出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途程中是最成功的。(P152第一段)三个程度副词"最"字强调了红花颜色鲜艳、耀眼和成功的程度。2.例如牡丹,……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等不同的姿态。(P153第二段)“只有”强调了仅限于粉红这个品种。“仅”字极言时间之短,说明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就"字,强调人工栽培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不同花朵。课文标题借用了《冰山上的来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认为这样拟题好吗?为什么?一是提示课文要说明的内容;二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请同学们说出有关的“花”的诗词句。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诗中“花”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10.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宋朝李清照《醉花阴》)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朝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花”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朝杜牧《泊秦淮》)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诗中“花”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赞颂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