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测验劳动法(一)试题(含答案)2/25————————————————————————————————作者:————————————————————————————————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25劳动法(一)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答案:A[解析]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特征:①社会性,社会性包括保险范围的社会性;②互济性,互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平衡调剂;③补偿性,劳动者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给付集中地反映了其补偿性特征。2.()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A劳动法律行为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D劳动法律事件答案:A3.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A34小时B36小时C38小时D40小时答案:B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25[解析]劳动标准制度对工作时间有如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低于每日8小时的标准工作日,但是不能约定超过8小时的工作日,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的不在此列;即使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月也不能超过36小时。4.下列不属于现行《劳动法》主要制度的是()。A就业促进制度B企业内部规章制度C集体谈判制度D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答案:B[解析]现行《劳动法》主要由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组成。5.()不是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的内容。A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和现象B检查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C检查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D调查和解决企业工资差距问题答案:D[解析]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是为有效地贯彻实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实行监督、检查、纠偏、处罚活动的主体、监督检查的目的、监督检查的客体、监督检查的方式,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追究违法行为人法律责任的规定的总称。6.下列有关公民的劳动义务叙述不正确的是()。A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B劳动者负有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C劳动者在工作中负有互帮互助的义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25D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纪律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7.()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渊源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答案:A[解析]劳动法律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和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其中,劳动合同关系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8.()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C劳动争议民事调解制度D劳动争议法律诉讼制度答案:C[解析]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实体法的实现而制定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规范,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成,调解、仲裁程序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ABD三项分别对应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调解,诉讼三阶段。9.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A劳动法律事件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效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25D劳动法律后果答案:A[解析]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称为劳动法律事实。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事实,只有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带来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事实才能成为劳动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劳动法律行为和劳动法律事件。10.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A保障报酬权B保障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保障休息休假权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