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扬扬、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教学重点: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扬扬、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教学重点:了解课文讲了哪三件事。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周恩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周恩来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进行补充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息息相关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来,齐读课题。(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崛起,就是兴起,之,是“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读出铿锵有力)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周恩来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他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样的想法?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他求学时经历了什么事?让我们从文中找答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同桌间互相听读课文,并正音。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教师出示课件:A检查词语读正确:崛起、抱负、帝国主义、衣衫褴褛、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扬扬、振兴中华铿锵有力。B理解词语: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租界: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在租界内他国政府拥有行政自治权和领事裁判权,租界成了中国土地上的“国中之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C多音字的处理:惩处、喝彩。指名读,说一说这些多音字还读什么音,并组词。D选词填空:抱负报复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昭示着周总理远大而崇高的(抱负)。2、在日常活动中,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身体接触方面的(报复)倾向严重,只要别人碰了他一下,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都会马上打那个人一下。说说为什么选这个词。抱负:远大的志向、理想报复: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