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备考中材料的应用李忠勇关于历史材料历史材料的范围很广,包括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等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都在大量使用。但在考试中主要有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因此我这里谈与复习备考有关的历史资料,主要就是这两,尤其是文字资料一、材料的重要性近几年,九年级历史考试一直处在变革中。其变革的目的在于引领教师的教学;其发展方向是使历史课更具有历史味,使教师更注重历史教学本身,使学生关注并重视历史课,要形成这样的结果,即只有认真学习的人,掌握和领悟历史的学生才能得高分。一、材料的重要性历史材料在考试试题中的出现以及呈现方式的变化,就是要体现这一变革的要求并且引领这一变革。历史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在将来的试题中会越来越多的呈现。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做好相应的准备,甚至在日常的新课教学中也要适当地引入历史材料的解读。以往,历史材料往往只作为试题的情景出现,为题干做铺垫,使试题更加生动而且有层次感,材料对问题本身不发生影响,换一句话说,学生做题可以不看,直奔后面的主题。二、历史材料在试题中的呈现方式的变化最近的考试中这种材料依然被大量出现,但是有一种新的趋势,需要引起我们重视,那就是材料往往作为题干本身,答案往往包含在材料中,学生要读懂材料,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答题,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从题目本身来说难度有一定的增加。以2013年元月调考为例,在选择题中,有第22、24、27、28、29题就属于第二种材料的应用,也是我这里要强调的材料的应用。二、历史材料在试题中的呈现方式的变化1、课程标准的理解大型考试的内容所涉及的内容都有有严格的要求,严格按照课标行事,限于主干知识。这里也需要变通的理解:严格按照课标并非完全局限于课标的内容标准,尤其是元月调考和四月调考。三、从课标及教材内容看材料选择的题材在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内容的表述:(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并没有提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但是考试往往大量涉及,为什么?三、从课标及教材内容看材料选择的题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在课标世界近代史部分,非常详尽的表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三、从课标及教材内容看材料选择的题材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节点,对其影响没有清晰的理解,就不能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三、从课标及教材内容看材料选择的题材2、历史材料与课标及教材内容的对接(1)课标中“理解”、“掌握”层次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教材中对于这些“意义”、“影响”、“作用”的表述比较干,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用大量的材料来“论证”和“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掌握。从学科术语来说,“论从史出”。要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也只能够用材料验证。三、从课标及教材内容看材料选择的题材例1,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使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起来。2013年四月调考中时用这样一段材料呈现“12——15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制造业中心,商业最为繁荣;16世纪开始,欧洲的制造业中心以及世界商业中心转移到以英国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三、从课标及教材内容看材料选择的题材例2,五月供题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了解和评价: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价一次革命是“资产阶级为争得权力而进行反对国王、反对特权阶层,最后反对整个欧洲旧秩序的斗争”。这次“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克伦威尔B.华盛顿C.拿破仑D.列宁三、从课标及教材内容看材料选择的题材•例3,蒸汽机的意义。2013元调:•《英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1840年前后,“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