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为什么叫金字塔?外形有什么特点?二.研读课文第三节。1、过渡: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第三节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高大宏伟精巧)2、讨论自学画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说说作者是分别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作比较)3、精读句子,寻找体验,交流:(1)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2)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3)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4)如果……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如果用火车……,需要60万个车皮。(5)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6)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7)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三、研读第三段1、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修建如此巨大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石头的搬运和堆砌)2、自读课文,思考:古埃及人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请根据书上的句子画图来表示。(1)运输方法:木撬运输和修石路(2)堆砌方法:修土坡请看,这是建造金字塔的场面,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出示图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方法科学,古埃及人聪明)(“木撬运输法”,所谓木撬就是由连续的平滑木材镶嵌在坚固的泥浆通道中所构成的一种滑道式搬运装置,它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擦系数,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方法十分简单,却非常实用。当石块通过水路从采石场运抵港口以后,工人们就会将石块卸下,然后放置到木撬上随后用绳索拖往工地。修土坡可以将沉重的石块拉到高处)四、总结学习最后一段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机器……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1、齐读最后一节,“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你明白什么?2、埃及的金字塔还有哪些奥秘?3、你还有哪些疑问呢?板书:宏伟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结晶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