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经济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选举总统那天,袁世凯雇用三四千个流氓,手持大棒把会场围了个水泄不通。议员准两次投票,都没有达到法定人数,总统迟迟选不出来,选举从早晨到夜间十点,很多议员饿得肚子辘辘叫。在第三次投票时,袁世凯才勉强当选。达到目的以后,他立即解散国会。1915年12月,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极。政治政治:(国:(国内)袁世凯内)袁世凯复辟帝制复辟帝制,,破破坏共和坏共和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袁世凯怕得罪日本,皇帝做不成,便以中国无力抵御外侮为理由,于5月9日递交复文表示除第五项各条容日后协商外,全部接受日本的要求。“二十一条”签订后,中国人民闻之无比愤怒,全国反对“二十一条”、反对日本侵略的浪潮风起云涌。政治政治:(国外):(国外)帝国主义加紧侵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略中国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思想:思想:尊孔复古逆流横行1914年,袁世凯为配合复辟帝制,加紧进行尊孔活动,大造社会舆论。袁世凯正式颁发了《祭孔令》,恢复了前清的祭孔规定,亲自抵达孔庙,三跪九叩。甚至唆使人发出请愿书,要求北洋政府定“孔教”为“国教”,列入“宪法”。恢复祀孔制度新文化运动背景新文化运动背景(1)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3)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1)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3)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运动中心1915年,《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北京大学民主与科学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学生称教员为“大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是看他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而是看他在政府中的官阶。教师在这里也多是敷衍塞责,上课时只顾自己读讲义,而不管学生听与不听;考试时把题目和范围都告诉学生,以避免学生怀恨以及顾全自己的饭碗。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学生称教员为“大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是看他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而是看他在政府中的官阶。教师在这里也多是敷衍塞责,上课时只顾自己读讲义,而不管学生听与不听;考试时把题目和范围都告诉学生,以避免学生怀恨以及顾全自己的饭碗。教员:“老爷们请起立”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教员:“老爷们好!”众生:(齐声)“大人好!”教员:“老爷们辛苦了!”众生:(齐声)“升官发财!”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1916年12月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为了塑造新北大,蔡元培不辞辛苦地聘请众多学术精英来北大任教。例如在聘请陈独秀主持北大文科时,就曾多次拜访陈独秀,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睡觉醒来。姓名出生主要学历陈独秀1879年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毕业李大钊1889年早稻田大学政治科毕业胡适1891年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鲁迅1881年东京弘文学院和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毕业《新青年》主要作者简历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胡适鲁迅鲁迅李大钊“思想自由”:在北大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