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批改平罗城关四小张怡茹什么是作文批改?批,是对学生作文进行分析和说明,一般有眉批和总批两种。眉批是对学生作文中某一部分的优劣进行分析、评定;总批是对学生整篇作文总结性的评价。改,是对学生作文中的用字、遣词、造句、语法、逻辑、修辞、结构等方面的错误进行修改。一般有增、补、删调四种方法。增,是增添一些字、词、句;补,是对某些内容的补充;删,是删去一些不必要的字、词、句、内容;调,是对一些字、词、句段做必要的调整。作文批改的目的是什么呢?作文批改的目的就是启发、引导学生把作文写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必须在批改中指出学生作文哪些方面写得好,为什么,怎样发扬;哪些方面写得差,为什么,怎样改正并引导学生自行修改。这就是教师批改作文的任务。由此可见,教师重在批,批后要学生改,叫“批改”。如果教师只改不批或者学生不按教师的批去改,就是教师改的再好,批得再好,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很难提高。“精批细改”是学校教学常规对作文批改的要求,领导衡量教师的作文教学也是以此为标准的。只有精批细改的,才能说明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才算作文批改得好。如果哪个教师改过的作文红笔迹少或有的作文只批不改,准会挨一顿“教学不认真,批改作文马虎”的批评。为了符合教学常规,使领导对自己的工作满意,语文教师只有整天淹没于作文批改之中,学生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似乎学生作文原文圈去越多,教师的眉批总批文字越多,作文批改就越好,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越快。实际上,这样的精批细改,对学生来说,收获并不大。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探求批改作文的新途径、新方法,诸如个别批重点改,教师批学生改,学生批学生改,一篇作文全班改,小组之间相互改,等等。实际效果看,让学生动手动脑批改作文,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此批改,不失为于学生有益的好方法。我们深知,教师吧精批细改后的作文发到学生手里,学生只是看看分数,瞧瞧批语,有的连翻都不翻,就装书包里了,很少去探究这里为么要什么改,哪里问什么不该,自己写的差在哪里,老师改的“好”在何处。所以,传统的精批细改者由于没有弄明确作文批改的目的,把作文批改变成了作文修改,所以不论教师改得多么认真,批得多么辛苦,作文教学的质量还是没有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还是没有提高。让学生修改作文的教师,采用这种批改方法,只要不是随意的,放任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改革作文批改方式方法,实际上贯穿了与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我认为,作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应把量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而应该以有质的作文量作为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的评价标准。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具体讲,就是少篇多练,篇篇成功,人人成功。每一次的训练教师都要针对性的批,而学生参考教师的批后指导意见重写(这就是教师只批不改)。这样反复几次,直到每个学生写的符合指导要求,在进行下一次作文训练。“教师批学生改”,还应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即全班学生中谁的作文符合了指导要求,谁就进行下篇作文。这样,写一篇,长一步,步步前进,篇篇成功,学生能得到这使得训练和较快的提高。这样作文批改的好处是:第一,教和学双方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好作文和批改。第二,每篇作文都能做到严格要求,学生知道只有写好才能“过关”,便会尽心写作文,增强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嘘声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第三,每个学哼的作文都能得到具体的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落实,第四,每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第五,学生在一篇作文的反复练习中,能逐步掌握作文技能,循序渐进的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当然,各个年级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不能要求过高。作文批阅要有层次性、目的性、针对性。而且,这样的作文训练应扎实、有序、高效。作文语文教师,对学期作文计划的体裁都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尽可能地避免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