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这些词。选几个口头说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样)”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用掰、扛说话。•3能推断出“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重难点: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样)”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用掰、扛说话。•2能推断出“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具准备:有关课文内容插图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上节课的生字。•2板书课题。•3出示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这些词。选几个口头说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样)”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用掰、扛说话。•4能推断出“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引读法。师生互动。1.品读第一自然段。(1)教师出示课件,抽一个小组朗读。(2)学生用笔画出小猴子下山来首先来到哪儿?看见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样做的?(3)引导学生感受“又大又多、掰、扛”的意思。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4)指导朗读,读出小猴子高兴的心情。(5)全班齐读课文。(6)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子。又()又(),用掰扛说话。2.学习第2自然段。(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女生齐读课文。(2)学生用笔画出小猴子下山来首先来到哪儿?看见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样做的?(3)引导学生感受“又大又红、扔、摘”的意思。引导学生发现动词,表演朗读。(4)指导朗读,读出小猴子高兴的心情。(5)男生齐读课文。(6)用扔、摘说话。3.学生自学第3、4自然段。(1)教师引问:小猴子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他是怎么做的?(2)点名比赛朗读师生评价。(3)积累词语:又—又--、扔,追。(4)练习说话。(5)引导学生体会“蹦蹦跳跳”和“可爱”两个词语。4·学习第5自然段.小猴子追到小兔了吗?引导学生说一说,小猴子回家后的心情如何--失落、悲伤的心情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文。5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6·讨论、交流。1小朋友读完这篇文章,你们知道小猴子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吗?(小猴子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三心二意。)2.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三课堂总结。填空。见课件。四·课外拓展。同桌说一说:如果小猴子再次下山,他会怎么办?续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五·布置作业。1选几个词说各说一句话:掰、扛、扔、摘、捧、抱2我想对小猴子说-------写写你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