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10年中考化学科易错题大汇编一、选择题1.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更需要从人人做起,“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乘地铁上下班C.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D.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2.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3某一溶液由盐酸、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中的一种,或由其中几种混合形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B.该溶液含有硫酸或盐酸,也可能两种同时含有C.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铜不能确定D.从上述信息可知该溶液的组成只可能有一种情况4.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5.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C.若B是酸,则C和D一定有一种是盐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6.在NH4NO3、N2、NO2、NO这四种物质中,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7.研究发现,达菲对甲型HIN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C7H6O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之一。下列对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氧、氢原子个数比为7:6:5B.它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莽草酸是有机物8.已知氢、钠、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1、+4、-2价,可以写出它们之间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个数是A.5B.6C.7D.8甲乙0t1t2t3温度/℃溶解度/g9.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则x的数值可能是()A.9B.13C.10D.1710.集气瓶(或广口瓶)的用途广泛。对于下列所示实验中,其解释不正确的是()11.下图表示身边一些物质的pH,看图回答:①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_______或接近_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②正常雨水pH为5.6,是因为溶有CO2,某市pH为4.9,此雨可称为________。12.“食品安全是大事。”用碱性溶液或水浸泡,如果蔬菜上洒了农药,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A.食醋B.白酒C.白糖D.纯碱1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①NH3+CO2+H2O====NH4HCO3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2Na2CO3+H2O+CO2↑。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这里的“碱”是指___________(写化学式)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15以下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A.醋酸、水银B.钢、24K金C.蒸馏水、汽油D.大理石、金刚石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氨味B.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加热C.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32-的盐17.按照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n为电子层数,且次外层电子数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