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小结(一)生活与消费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有用性。()解析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答案F2.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解析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与缓解通货膨胀无必然联系。答案F3.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并非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解析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答案T4.如果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生产者将会扩大生产,增加该商品的供给。()解析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答案T5.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答案T6.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减少。()解析水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供水价格提高,不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答案F7.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解析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与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答案F8.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解析是按交易方式不同划分的。答案F9.现在的年轻人在消费上普遍存在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解析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答案F10.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非就是限制消费。()解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指反对铺张浪费,不是限制消费。答案T二、选择题11.(2016·浙江10月选考)前些年,张老汉自己挑着小红薯上集市,100斤最多卖50元;如今,通过儿子的小网店,10斤却能卖到60元。这一变化表明商品的()A.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可分割B.价值实现依赖商品流通C.价格与供求存在内在联系D.交换方式决定商品价格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张老汉的小红薯在集市上之所以100斤卖50元,是因为在当地红薯供过于求,之所以在网店上10斤可以卖到60元,是因为网络上的需求更多而供给不足,这体现了C。A与题意无关。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商品流通,且商品流通与题意无直接关系,B不选。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价格,D错误。答案C12.2016年春节期间,某品牌服装打折销售。魏女士领取了1800元工资后,在该品牌服装店购买了一件原标价540元的打折上衣,实际支付了180元。在这里1800元、540元、18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解析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随后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魏女士领取了1800元工资属于支付手段;原标价54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支付180元购物,这里的180元是现实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属于流通手段。答案D13.经济学家有一个假设:用直升机在一个封闭的“迷你国”上空抛撒现金,使这个“迷你国”中的每个人持有的现金都增加了1倍,结果不是每个人都多得到1倍的商品,而是该国的物价总水平上涨1倍。上述假设告诉我们的经济生活道理是()①纸币发行必须以社会财富为基础②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政府的意志③国家过多发行纸币会导致通货膨胀④物价变动影响居民的购买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所以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材料中,每个人持有的现金增加了1倍,物价总水平上涨1倍,居民整体的购买能力并没有改变,故④不符合题意。答案C14.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年轻消费群体信用卡持有率超过六成,人均持有2.5张。导致年轻人信用卡持有量大增的因素可能有()①信用卡消费安全性高②年轻人的收入大幅度增加③信用卡方便购物消费④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理念科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