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回顾:请背诵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首刘禹锡的诗刘禹锡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刘禹锡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并且一般都是用韵(押韵)的。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预习检测:解释词语名:灵:斯:惟:德馨:鸿儒:白丁:素琴:金经:丝竹:案牍:预习检测:名:出名灵:灵验斯:这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世俗的乐曲案牍:官府文书读清句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合作探究自学指导一:小组朗读课文,合作疏通文意。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息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只要我有美好的品德(就不显得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无功名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自学指导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陋室”?作者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子云亭?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用意?文章借“陋室”表达作者的什么志向?当堂训练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描写居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描写往来人物高雅的句子是:描写主人日常生活有情趣的句子是:《陋室铭》中提挈全篇的句子(主旨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当堂训练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首诗在写作技巧上与本文有何共同之处?托物言志请选择一种喜欢的事物(如梅兰竹菊、蜡烛、仙人掌、小草等),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写自己寄托在该事物上的情志。我爱大树,因为它夏季提供阴凉冬季阻挡风霜,恰如真诚关怀、无微不至的父母。示例: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当堂训练请以“本文运用……的手法,通过对……的描绘,来表达/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模板,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绘,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以及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怀。课堂小结《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睡大觉,打呼噜。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云:混张文凭!《学习铭》学习不好,努力就灵;成就再小,收获就行。斯是差生,惟吾德馨。学习上台阶,更上一层楼。谈笑有朋友,往来是挚交。可以读名著,做练习。无噪声之乱耳,无运动之劳形。在校有老师,在家有父母。大家云:何以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