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二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文绉绉()诘责()颔首低眉()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把它们改正在方格内。(3分)粗制烂造迁徙诚惶诚恐暗然失色冥思暇想禁锢3.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B.阅读这些精美的散文,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审美趣味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C.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已任。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4.下列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鲁迅——现代文学家B.《与朱元思书》——吴均——元末明初小说家C.《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文学家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作家5.上联: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3分)下联:6.默写(8分)(1),到乡翻似烂柯人。(2)海内存知己,。(3),铜雀春深锁二乔。(4),松柏有本性。(5)不戚戚于贫贱,。(6)但愿人长久,。(7),窥谷忘反。(8)人生自古谁无死,。错别字改正二.阅读(49分)(一)、(10分)(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7.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虽:()(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8、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2分)答: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译文:10.《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2分)答:(二)短信文化(12)①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这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是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的,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多,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短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2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②手机短信的兴起是与手机的普及密切相关的。最初,手机还是一种奢侈性消费,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据统计,至2002年,仅中国移动用户就已达到1亿多户。在初期,手机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移动的电话,是一个方便、快捷的通话通讯用品,随着短信功能的开发,具有短信功能的手机才是一款完整意义上的手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手机购买者在问过手机的价钱以后,紧跟的问题就是:这款手机能发中文短信吗?③短信与手机同步增长,手机用户中已经有大部分人收发过短信。据北京勺海市场研究公司近期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调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