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竹石》设计者:马进主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背景分析:这首诗纯为写景,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吗?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挺立,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崇高人格的映射吗?乱崖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教学规定: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体现的思想感情。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4.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教法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收集郑燮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学诗前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历代名篇佳作,内涵丰富,含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其精妙的语言、精练的体现、深远的含义和奇妙的想象值得我们学习,诵读古诗词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有独特的效果。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看几幅图,说说你的感受。竹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坚韧不拔,因此是文人墨客歌颂赞美的对象,我们学过写竹子的古诗吗?对,我们已经学过郑燮写的赞美竹子的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郑燮呢?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郑燮写的赞美竹子的诗。(板书诗题)《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什么叫题画诗呢?我们学过哪些题画诗呢?同窗们想学懂学好这首诗吗?你认为如何才算学好古诗呢?二、学古诗1.自学出示自学提示:(1)朗诵古诗,规定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自学状况选几名学生朗诵,大家评议。注意(1)“劲”有两个读音,诗中读jìng。(2)七言诗的节奏组合当中,只有“二二三”这种形式惯用。(划出节奏)听课件播放范读,学生再齐读。自学中你有哪些疑惑呢?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如:写竹的诗怎么题目为“竹石”。3.理解诗意先请学生说出每句诗的意思,再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写得精彩?说说理由。朗诵你最喜欢的诗句。4.理解诗的主题学生回答师总结:《竹石》描写了竹子扎根岩缝中坚忍不拔的形象,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5.学习写作办法什么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体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方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我们学过的哪些古诗词也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6.怀着对竹子对诗人的敬仰之情朗诵全诗。7.背诵古诗。三、学诗后1.你觉得这节课你学得如何?谈谈你的感受或收获。2.观赏郑燮的墨竹图。3.出示郑燮写的另外几首写竹的诗,学生选择喜欢的朗诵。板书竹石咬定竹立根人坚忍不拔坚劲刚直不阿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