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理解是金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于艳去年我接手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班级,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父母长年在外辛苦的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们能健健康康的,每天晚上回来看到他们在家就很满足了,至于学习成绩则是次要的。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可见一斑。刚开学的那几日,我整天愁眉不展,特别是那几个男孩子,从来就没好好的坐在板凳上认真听过一节课,更别说每天的家庭作业了。我把最严厉的一面在两个星期内都展现出来了,可是效果呢?不用多讲,看看那几个孩子的笑脸,就知道毫无起色。我就在对这几个人的教育茫无头绪之中,一个星期又过去了。晚上躺在床上,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再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何况都是六年级了,难道就这样放弃他们吗?不能,绝对不能!我得想办法,换种思路。于是,第二天放学时,我把那三个人留了下来,不是训斥他们,而是让他们坐下来,我给每人到了一杯水,我也坐了下来。他们都用怀疑、震惊、诧异的眼神看着我,不知道我这位新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刚被留下来的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此时正面面相觑呢!我沉默了一会儿,笑了笑,说:“我们也相处了三个星期了,你们都见识了我的各种情绪了,可老师还不了解你们呢?我本想去你们家家访的,可我又懒,就不想去了,你们谈谈吧,谈的好,我就真不去了!”说完,我故意去倒了杯茶,留了一小会儿时间给他们商议。我再次坐下时,他们很显然是商量好了,不想让我去家访,于是三个人开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放学后的生活……原来,他们放学后都有一大堆事要帮爸爸妈妈做,有的还要照看弟弟妹妹,对于学习、作业,根本无暇顾及。我听着,也想着,是的,他们确实也有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呢?首先从作业量上减少,今天的作业就完成第一项抄词语就行了,让他们尝到完成作业不被老师批评的快乐,进而对学习不再对立。于是,我在之后的一个星期给他们三人的作业减半,并尽量让他们在学校完成。抓住每次评讲作业的时间,表扬他们的进步,让他们尝到甜头。对于班上的学生我也尽可能的精简作业,给他们的课外多空出些时间,帮助整日奔波在外的父母。利用班会课、品德课多讲讲他们感兴趣、对他们成长有意的、父母关心不到的事情。出了任何的突发情况,我会站在他们这个特殊群体去考虑,选择最大程度的宽容,甚至沉默。这样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我发现,孩子们渐渐的可爱多了,我的笑容也多了。偶尔在我的桌上就会出现一个水果、一个工艺品、一块糖……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谁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濡染,往往比“惩罚”来得更深沉、更持久、更有效。沉默不就是无声的宽容吗?宽容是一种保护,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宽容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性关怀,更是对孩子的一种人生激励,给孩子的人生作业提供一块橡皮,为孩子的人生旅途设置一个加油站;宽容一种艺术,它虽然含蓄、委婉、不留痕迹,但却能触及人的灵魂深处,产生巨大的教育影响,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奇效。时常换一种方式对待孩子,会给他们带来全新的感觉,令其在精神上得到洗化。诚如上文,对待孩子的错误偶尔换种方式,换个角度,会传递去老师的爱意与宽容,拉近由于训斥而疏远的距离,清除由于训斥而产生的隔阂,留给孩子们永远的甜蜜和回味无穷的感慨。在教育孩子上,没有什么制胜法宝,我只是认为宽容孩子,理解孩子,这就是教育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