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自信做阳光女孩(心理辅导案例)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闫海燕树立自信做阳光女孩——心理辅导案例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闫海燕一、案例介绍党玉玉,女,我校四年级学生。她成绩上属于后进生,中等智商;性格胆小、懦弱、缺乏自信;遇事只会哭。她常以别人为中心,在学校里,自己愿受承担委屈也不敢和同学辩解,但又经常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同学。她逆反心强,老师在时很乐意主动承担班级劳动任务,老师不在,却很懒惰,看到打扫卫生,不是上厕所,就是藏起来,找不到人。二、案例分析由于父母离异,两人都重建立了新的家庭。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期缺乏关爱,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引发情感障碍,阻碍她的人格健全发展,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加之现在该生处于叛逆期年龄,叛逆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但大多时候是不愿承认或接受自己隐性的、心理上的问题。党玉玉平时不愿接受自己作业上明显的错误,说明已经发展到十分任性的程度,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帮助她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她用自信去开启智慧的大门,迎接美好的明天。我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经过分析认为有三方面因素:1.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冷淡、焦虑、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定位自己,没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能正确处理亲人及同学间的关系,往往又使他陷入错误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发展。2.家庭结构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的人员组成。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是家庭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缺乏母爱的儿童是有缺陷的儿童;完全没有母爱或缺乏母爱,会使孩子心理上没有稳定感,产生情绪上、人格上的障碍。党玉玉同学正是这类孩子:长期被父母遗弃,严重缺乏安全感。爷爷奶奶年龄大,行动不方便。孩子由几个姑姑轮流接送和照顾,孩子长期寄人篱下,加之姑姑也带有情绪,孩子对亲人没有亲切感,做事小心翼翼,担心做错事被批评。长期以来形成了这种孤僻、冷淡、情绪波动,甚至欺软怕硬的不良心理问题。3.同学因素在学校里,她总是一个问题学生,了解她情况的老师都同情她,想帮助她,经常带衣物给她,但同班同学,毕竟年龄小,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个别同学也嘲笑她。缺少在同学的认可、表扬和赞叹,她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同时,她又不甘寂寞,便表现出一些反常的行为来宣泄自己,如:欺负弱小的同学,叛逆等。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党玉玉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走出这个阴影呢?三、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1.加强与家庭联系,说服家长改变教育方法每个问题孩子,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到原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影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品质。我认识到造成她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爷爷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爷爷练习她的亲生父母,唤醒一个父亲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感。让爷爷想办法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告诉其父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应该承担起应尽的义务。2.架起爱的桥梁,感受集体温暖我尽量把班集体营造成一个温暖的、充满爱心的大家庭,对党玉玉同学给予了更多的体贴和关怀,常与她进行交流谈话,谈理想,谈未来,谈人际交往,拉近师生的距离。有一次,她告诉我,她和同桌之间有了一点小摩擦,想调换座位。我举例说,生活就像流水,每个人都是大海里的一粒小石子,海水在不断奔流的过程中,石子之间在不断的摩擦、碰撞,到最后,每一颗石子都是那样美丽、光洁,正因为它们美丽、光洁,所以,人们都喜欢它们。生活在集体中的人们,不正是那些小石子吗?听了这些,她欣慰地笑了。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和同桌相处的一直较好。3.遇到冲突,坚持冷处理虽然她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她依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她的情绪还是时有波动。遇到这种情形,我大多时候采用冷处理,等到他情绪稳定了,再找个恰当的机会,与他交谈,她会马上认识的自己的错误,有时还主动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