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鲁迅《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祟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怀鲁迅》文章结构梳理文章结构梳理: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的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第二部分:(5-11)考查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的结论(一乱一治)。第三部分:(12-14)走哪一条路?创造“第三样时代”(青年的使命)。1、文章由钞票贬值的日常小事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钞票贬值”与“容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明确:由钞票贬值后的“降格以求”和“非常高兴”,鲁迅看到了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2、“我们”是否也包括鲁迅本人?明确:包括。这正体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3、文章所写的日常小事发生在民国二三十年,已经过十多年了,为什么还要写?明确:这恰好说明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思考从未停止。这也正是他爱国情怀的体现。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是不是暂时的现象?明确:不是。有史以来便是这样。依据:(1)、“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是这一小玩艺。(“这一小玩艺”指什么?)(2)、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2、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钞票贬值后,人们便急切“降格以求”,只要有6折、7折便“非常高兴”。当老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的时候,百姓还有什么祈求呢?由此作者得出什么结论?明确:两个时代的循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yinhe:•yinhe:3、这两个时代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明确:按“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来划分。4、请你谈谈对“人”的价格(价值)的认识。作业:1、课后练习二、三;2、阅读《语文读本》第19、51两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