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乐从“心”开始——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咸阳市长武县洪家镇初级中学赵志强一、为何要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一、为何要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二、教师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二、教师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三、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三、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有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存在职业倦怠问题。有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北师大冯晓霞教授等人近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北京市50所幼儿园的447名教师中间,存在明显倦怠倾向的高达59.5%,而今年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也指出,幼儿教师的情感倦怠表现得最为严重。北师大冯晓霞教授等人近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北京市50所幼儿园的447名教师中间,存在明显倦怠倾向的高达59.5%,而今年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也指出,幼儿教师的情感倦怠表现得最为严重。一、为什么要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一、为什么要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情绪衰竭: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是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人格解体: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低成就感: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工作中的效能感,停留于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倦怠: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倦怠: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情绪衰竭:66.7%人格解体:26.2%低成就感:15.1%(重庆,2009)人为什么会不幸福?人为什么会不幸福?心理需要与现实不相符、不一致心理需要与现实不相符、不一致人只要在简朴的物质和单纯的心灵中才能享受到生命的乐趣。“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普”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内在的纯真。人只要在简朴的物质和单纯的心灵中才能享受到生命的乐趣。“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普”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内在的纯真。要避免倦怠主要还是心理调适要避免倦怠主要还是心理调适18层地狱的故事:18层地狱的故事:一个被老师唾弃的孩子,学校就是他的地狱,一个被父母、老师同时唾弃的孩子,这个世界就是他的地狱。一个被老师唾弃的孩子,学校就是他的地狱,一个被父母、老师同时唾弃的孩子,这个世界就是他的地狱。性命慧命:智慧的生命性命慧命:智慧的生命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人之烦恼来自于比较。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人之烦恼来自于比较。1.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会带来精神的危机,需要关注心理健康。1.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会带来精神的危机,需要关注心理健康。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饥饿满足后,就有多个烦恼。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饥饿满足后,就有多个烦恼。低级(生理)需要一旦满足,就会产生更多、更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文明的发展会带来人性的压抑,需要关注心理健康。2.文明的发展会带来人性的压抑,需要关注心理健康。文明越发展,人们的压力就越大,文明的发展,就是对人性的压制。文明越发展,人们的压力就越大,文明的发展,就是对人性的压制。3.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3.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幼儿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世界观、态度和品德。幼儿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世界观、态度和品德。4.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状态、激情)。4.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状态、激情)。5.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5.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二、教师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达到14.4%(广东)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22.17%(广西)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16.6%(山西)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教师占8.72%(重庆)紧张压力的自我诊断:请根据自己近两周来的实际状况,对以下项目进行如实判断,判断的标准为“有”或“没有”。1.时常有头晕。2.时常有颈或肩痛。3.时常感到口渴。4.有时感到胸痛。5.手脚有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