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课文内容、字音字形归纳第一单元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是一位济世救民,公平正义,勤奋好学,多情与浪漫,充满智慧力量,大无畏、敢斗争的伟大领袖和思想家。湘江秋景色彩斑斓生机盎然;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2《诗两首》雨巷诗人戴望舒《雨巷》寂寥雨巷丁香姑娘愁怨芬芳;苍茫乱世理想诗人迷离彷徨。丁香姑娘忧愁芬芳奈何迷茫;雨巷诗人寂寥彷徨路在何方。徐志摩《再别康桥》星辉影里寻梦诗人漫溯青草深处;康桥河边多情游子再别西天云彩。康河柔波倒影金柳艳影;榆阴清泉揉碎彩虹幻梦。3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本无姓名一生苦涩用村名;虽为乳母百般疼爱过父母。为保姆大堰河深情吟唱赞美诗;对世道不公平奋笔挥写血泪文。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在个人不得志之时,他修身养性,韬光养晦,静观时局;在国家危难面前,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退敌安国。他不计个人得失深明大义的品质、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心系国家安危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佩。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足智多谋,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家安危的谋臣形象。穷则韬光养晦静观时变;达则深明大义勇赴国难。国难时佚之狐慧眼识英才;强林中烛之武从容解危局。烛之武舍小我顾大局孤身说秦王;秦穆公弃旧恩召新怨断然背盟国。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它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荆轲,在取得樊将军首级这一信物时,他精明果决,一语中的;在易水饯别之时,他慷慨豪壮、义无反顾;在秦王面前,他机智沉稳、大义凛然。荆刺秦杀王,也许他不懂得秦帝国统一六国的必然趋势,但他身上那种舍命报答知遇之恩的侠义精神,反抗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质还是值得称道的。荆轲是一位知恩图报、机智沉稳,敢于反抗强暴、不怕牺牲的侠客形象。易水饯别有悲音;荆轲刺秦留英名。英雄殁矣情切切;易水寒兮风萧萧。身入虎狼地欲凭一剑安天下;心存知遇恩志在己身报太子。6《鸿门宴》《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项羽,在听到细语后,他轻信于人,勃然大怒;在刘邦恭维时,他口无遮、天真幼稚;在范增多次暗示他时,他默然不应、优柔寡断;在刘邦借机脱逃后,他坦然收礼,神情木讷。项羽鸿门宴上的失败在于他错失良机,放虎归山,也在于他沽名钓誉,麻痹大意。项羽虽然最终兵败乌江,但项羽身上那种反抗暴秦、力能扛(gāng)鼎、所向披靡、垓下别姬、不回江东、拔剑自刎的英雄气概却让后人敬仰叹惋。刘邦在项伯密告张良时,他知道屈尊降贵,收买人心;在鸿门会见项羽时,他懂得恭维逢迎,隐藏野心;在鸿门宴会上,他能够见机行事,虎口脱险;回到军营后,立诛奸细,这时的他做事坚决果断。刘邦是一位心怀大志、知人善任、勤政善听、能屈能伸、而又虚伪狡诈的帝王形象。项羽是一个心直口快而又轻信于人,刚愎自用而又优柔寡断,脾气暴躁而又光明磊落的霸王形象。霸项王,不听范增失天下;智沛公,问计张良逃鸿门。刘邦知人善任鸿门脱虎口;项羽优柔寡断宴席失良机。第三单元7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是一位热爱祖国,直面现实,态度和蔼而又干练坚决、勇毅坚强,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革命女青年。为国请命红心竟遭黑手;从容救助赤手怎敌明枪。对老师对同窗对同胞始终和蔼微笑;对敌人对暴徒对暴军从来勇毅坚强。8巴金《小狗包弟》由于政治形势所迫,与作者相处七年的小狗包弟,被送到医院里当实验品。一时的轻松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十多年良心的煎熬和无尽的忏悔。巴金是一位真诚、坦率、善良而又严于解剖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作家形象。乱时代舍狗命保己命向生命忏悔;真性情去伪善存至善从灵魂发问。大作家因小包弟良心备受煎熬赤子情怀一波三折;红卫兵借黑手段破坏无以复加斯文身心千疮百孔。9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任公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热心肠,潇洒风流、博闻强记、感情充沛、沉稳睿智、谦逊严谨的学者形象。风神潇洒上讲堂;声情并茂演诗文。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不列颠远去香港殖民宣告终结。末代港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