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大写的“人”论文提要: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教人,更是育人!文章从培养一种好的习惯会给人带来的影响入题,介绍了学校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用制度约束孩子们、用细节关爱孩子们、引导孩子们处理好“约束与自由”的关系。特别提出照顾孩子心理的做法,让孩子们乐于接受,用多元评比来落实,让每个老师参与德育的好做法,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一生着想。关键词:制度约束细节关爱约束自由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龙岗区福安学校,学一校老师深深地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为孩子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会给孩子们的一生带来影响。所以,从学校开办至今,上至校长,下至老师,都把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第一任务来抓。美国纽约哈莱姆学校教师罗恩·克拉克在他的著作《教育的55个细节》中写到:用眼睛和他人沟通。假如班里的某个孩子玩游戏赢了,或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出色,我们都会祝贺他。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我们必须遵守教室的纪律,上完厕所后应该立即冲马桶和洗手。在餐厅就餐时,不要让你身边的座位空着。我们必须遵守教室的纪律,在餐厅就餐时,不要让你身边的座位空着。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时,要始终面向前方。保持乐观的态度,尽情享受生活……可见这些行为规范的细节部分如果长期抓下去会培养出多么有修养的公民出来。结合学校的实情,我觉得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就应该从这些实实在在的细节抓起。一、用制度约束孩子们。针对学生在行为规范上的一些问题,政教处制定了《福安现象学生一日基本要求》,在学生一日基本要求里,按照学生一天的学习活动,从上学、上操、上课、课间、午间、放学、晚间的顺序,为孩子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要求。把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教育月”。要求学生人人会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熟悉《福安现象学生一日基本要求》,级组内组织形式多样的学《规范》知识抢答赛,政教处把平时孩子们的举动录下1来,放给他们看,用自己的行为教育自己,在全校范围内按学号抽查学生,进行学习规范的考试。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不是自己该做的,用学习制度的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二、用细节关爱孩子们。在制定好《福安现象学生一日基本要求》之后,孩子们表面上被动的接受,但这是老师们强加给他们的,有多少人从心底里乐于接受?看到这些现象后,学校决定从细节给予关爱。1、《规范》要让孩子们乐于接受。在执行《规范》的时候,老师们发现,如果单纯的说教,让孩子们枯燥地背诵,学生们会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于是就将一些有趣、易懂的儿歌形式,如学校的习字课就被教导主任编创成了顺口溜:福安学校学生习字常规下午习字铃声响,我们有序进课堂。快快拿出习字本,不要老师来推问。习字时间很宝贵,千万不要白浪费。要想把字书写好,“写字双姿”很重要。“写字双姿”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是姿势。头部端正微前倾,下笔容易看得清。头距纸面约一尺,保护视力要及时。两肩齐平腰挺直,身子坐直要坚持。胸部不要贴桌沿,距离一拳是要点。两臂自然来撑开,两肘均衡桌上来。右手执笔左按纸,挥笔自如才可以。两脚自然平地放,与肩同宽不变样。硬笔执笔捏托垫,写好字的三要点。拇指、食指捏笔杆,距离笔尖一寸远。中指末端托笔杆,三个手指一起管。无名小指垫下面,笔杆靠正虎口边。笔杆倾斜有角度,保证笔尖来活动。角度越大字越小,角度越小字越大。习字常规记住它,一手好字不用夸。学校有关《规范》的儿歌、顺口溜,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行为规范也是那么美那么富有人情味。学生在朗朗上口中和自己的行为相对比,知道“应该做什么”“我哪里做得还不够好。”2、用多元评比来落实《规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你跑步真快!”“你的2字写得真漂亮!”……这些赞美都使得学生享受到被认可的喜悦。从而使得学生从心底里有了自觉遵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