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摩擦力的四种误解保康二中陈强手机:13986304139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力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存在许多误解。在此根据教学实际及学生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误解一: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阻力是指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个运动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可能跟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跟运动方向垂直。误解二:运动的物体一定受滑动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图1图2这里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运动的物体跟与它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相对滑动时,二者之间可以没有滑动摩擦力作用。如图1所示,当A、B两物体相对静止且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A、B之间没有摩擦力。如图2所示,当D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从C物体下面拉出时,静止的C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误解三: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作用这种观点同样是错误的,因为从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当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静止(与相对地面无关),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能够产生静摩擦力,而并不要求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误解四: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只可“意会”而不可“表达”所谓趋势,即未成事实。那么如何感知或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呢?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在这一假设条件下看研究对象是否还能保持原来的相对静止状态。若还能保持原来的相对静止,说明没有相对运动趋势;若会发生相对运动,则可知实际情况下研究对象相对于它的接触物有运动趋势,并且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是假设情况下的相对运动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就与此方向相反。BAVD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