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依据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1000万人”而看近5年统计局数据,人口每年实际增长600多万人,并且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减少。中国计划生育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一、男女比例失调。随着历年人口数据以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的出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的形势非常严峻,已经连续7年在6:5左右。将来随着这批人的成长,进入婚育高峰期,则会有大量男性无法找到自己的配偶成家立业。城市中不会显现太严重的后果,但在贫困地区,将造成大量光棍村,没有家庭依托,形成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随着医疗手段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我国65岁以上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看近两年(2010、2011年)数据,每年增长400—500万人,并且数量趋势是不断增加的。老龄化的严峻,将给我国的养老、社保等造成巨大的压力。三、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已达到高点。未来几年,1996、1997、1998年出生的人群将逐渐达到16岁劳动年龄,而死亡、老龄化造成的劳动人口丧失每年也有1000万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趋稳并逐渐进入下行轨道。以后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一、育龄妇女人数和生育率决定出生孩子数量。近几年每年出生人口还稳定在1600万左右,是因为2005年之后出现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高峰,但20-29岁年龄段第1页共2页的妇女在下一个十年数量将快速减少,会直接造成出生率下降。二、中国的高速发展将抑制生育意愿。据说马寅初先生曾对毛泽东主席说,“中国农村人口太多是因为晚上没电。”这确非戏言,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生孩子的机会成本增大,人们的生育意愿自然就掉了下来。现阶段,城市居民生育率极低,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居民不愿生孩子,生育率达到1以下。三、死亡率将逐步提升。1949年建国以后,50、60年代以及70年代初,都有生育高峰,从现在开始,19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口已逐步进入老年。随着这批人达到70—80岁(预计10年后中国的平均寿命增长到80岁),中国每年的死亡人口将激增。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人口政策多年未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希望中国人大等立法机构、国务院等行政部门能尽快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制定出适应“十二五”、“十三五”的好政策。2011性知识手册2012年3月7日星期三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