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基本不等式:ab≤a+b2•1.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能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3.熟练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变形应用.•4.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本课难点是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本课热点.•3.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偶以解答题形式考查.•1.由不等式性质可知,对任意a,b∈R,(a-b)20,因此a2+b22ab.什么时候等号能成立呢?当且仅当时,取等号.•2.把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盘子上,在另一个盘子上放砝码使天平平衡,称得物体的质量为a.如果天平制造得不精确,天平的两臂长略有不同(其他因素不计),那么a并非物体的实际质量.不过,我们可作第二次测量:把物体调换到天平的另一个盘上,此时称得物体的质量为b.那么如何合理地表示物体的质量呢?≥≥a=b简单的做法是,把两次称得物体的质量“平均”一下,以A=a+b2表示物体的质量.这样的做法合理吗?•1.基本不等式•(1)重要不等式: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2+b22ab,•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2)基本不等式•①形式:•②成立的前提条件:;•③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时取等号.≥a=bab≤a+b2;a>0,b>0a=b•2.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如果x,y都是正数,那么•(1)若积xy是定值P,那么当时,和x+y有•(2)若和x+y是定值S,那么当时,积xy有④对任意两个正实数a、b,a+b2叫做a,b的,ab叫做a,b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x=y最小值.x=y最大值.•1.不等式m2+1≥2m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m=1•B.m=±1•C.m=-1•D.m=0•解析:m2+1=2m时,m=1.故选A.•答案:A•答案:B2.若x>0,y>0,且x+y=4,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A.1x+y≤14B.1x+1y≥1C.xy≥2D.1xy≥1解析:若x>0,y>0,由x+y=4,得x+y4=1,∴1x+1y=14(x+y)1x+1y=142+yx+xy≥14(2+2)=1.•3.设a,b∈R,a=3-b,则2a+2b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2a+2b≥22a·2b=22a+b=2·23=42答案:424.求证:a+b22≤a2+b22.证明:a+b22=a2+b2+2ab4≤a2+b2+a2+b24=a2+b22(当且仅当a=b时“=”成立).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已知a,b,c为正实数,且a+b+c=1.求证:1a-11b-11c-1≥8.不等式右边数字为8,使我们联想到左边因式分别使用基本不等式,可得三个“2”连乘,又1a-1=1-aa=b+ca≥2bca,可由此变形入手.[解题过程]证明: a,b,c为正实数,且a+b+c=1,∴1a-1=1-aa=b+ca≥2bca,同理1b-1≥2acb,1c-1≥2abc.由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均为正,分别相乘1a-11b-11c-1≥2bca·2acb·2abc=8.当且仅当a=b=c=13时,等号成立.[题后感悟](1)多次使用a+b≥2ab时,要注意等号能否成立.累加法是不等式性质的应用,也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常用方法.(2)对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要重新组合,构造运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若条件中有一个多项式的和为1,要注意“1”代换.1.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求证:(1)a+b+c>ab+bc+ac;(2)a2+b2+c2>ab+bc+ac.证明:(1) a>0,b>0,c>0,∴a+b≥2ab>0,b+c≥2bc>0,c+a≥2ca>0.∴2(a+b+c)≥2(ab+bc+ca),•(2) a>0,b>0,c>0,•∴a2+b2≥2ab,b2+c2≥2bc,c2+a2≥2ca.•∴2(a2+b2+c2)≥2(ab+bc+ca),•即a2+b2+c2≥ab+bc+ca.•由于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故等号不成立.•∴a2+b2+c2>ab+bc+ca.即a+b+c≥ab+bc+ca.由于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故等号不成立.∴a+b+c>ab+bc+ca.•利用基本不等式时,应按照“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原则创造条件,检查条件是否具备,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解之.(1)若x>0,求f(x)=12x+3x的最小值.(2)已知x>2,求f(x)=x+4x-2的最小值;(3)求函数y=x2+8x-1(x>1)的最小值.[解题过程](1)因为x>0,由基本不等式,得f(x)=12x+3x≥212x·3x=236=12,当且仅当12x=3x,即x=2时,f(x)取得最小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