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大纲1.节能机遇难得,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十一五”期末(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2005年)降低20%左右。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由2005年1.22tce,到2010年下降到0.98tce。(1)第一次在国家规划中提出最重要的节能约束性指标。(2)落实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经济的科学发展观。节能就是发展。(3)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基本国策)。2.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1)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大户,其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70%左右,是节能的重点。(2)2004年千家企业用能总量为6.7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3%,占工业能源消费量47%。(3)目标:提高能源利用率,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问行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行业领先水平。实现节能1亿tce目标。3.千家企业节能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逐级考核,加强监督,强化节能目标管理。(2)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定期报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耗、用能效率、节能措施及其效益)(3)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并由各级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审核。将千家企业列入本地区节能监测重点,将单位产品能耗下降指标换成节能量,落实到企业,加强考核。积极推行节能自愿协议。(4)加大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5)建立节能激励机制(6)加强节能宣传与培训4.企业能源审计活动企业自己或审计单位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相关的国家标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对企业(包括其它用能单位)使用能源的物理过程及财务过程进行统计、检测、核查、分析和评价;并制定予以实施的节能规划方案。5.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审计是一种科学管理手段与方法,为节能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与模式。(1)能源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具有监管、公证与服务的职能。(2)政府通过能源中计对用能大户(企业)实行监管,合理使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经济。(3)企业实行科学用能管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6.企业能源审计类型(1)政府监管能源审计国家发改委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对重点用能企业(单位)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管,所开展的企业能源审计活动。(2)企业自主能源审计企业自愿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相应的国家能源管理标准所开展的企业能源审计活动。国家和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发布需进行能源审计的企业名单,规定审计内容与期限;同时也可对企业的用能工艺及重点用能设备进行专项能源审计。国家鼓励企业实行自主能源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制订节能规划方案,促进企业合理、节约、安全使用能源。7.政府宏观能源管理(1)重点是制订政策、法规,加强宏观调控与监管:机制创新、示范推动、信息服务、宣传教育、完善市场机制下的节能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2)建立节能激励制度(价格、税收、融资);(3)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方法;对高能耗、重污染产品实行淘汰与重税制度。(4)制订能效标准、开展能源审计与节能监察。8.企业能源审计内容(1)企业用能量(物理)平衡●能源统计(台帐与报表),●编制企业能量平衡表,●绘制企业能源网络图;(2)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能源计量、监测及用能统计;(3)提出企业节能方案,并计算节能量;(4)进行节能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5)评估节能项目的环境效益。14.编写企业能源审计报告(1)企业概况(主要产品与生产工艺),企业在本行业中所处地位。(2)企业用能分析: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企业用能流程(企业能源网络图),企业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表)。(3)企业能源计量与统计系统,统计报表与台帐。(4)能源成本与各项能耗指标计算。(5)节能技改项目工艺特点,节能潜力,技术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评价。(6)审计期节能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计算。(7)审计结论与建议。(8)附件。15.编写企业能源审计报告摘要(1)企业概况,用能分析、能源统计、计量系统与能源消费结构。(2)节能技改项目节能潜力分析,技术经济评价与环境效益。(3)审计期企业节能量、经济与环境效益。(填写企业能源审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