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绥江县水利局2013年04月.前言农村饮水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民生基础设施,农村饮用水水质密切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务院在对《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的批复中提出:“要加强水质检测能力的建设,完善水质检测与监测制度,确保水质达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及有关部委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统筹优化水质检测资源配置,单独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确保高效利用和长期持续发挥效益,保证农村供水安全,根据上级部门的计划安排及要求,编制完成此建设方案。1.绥江县自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绥江县地处昭通市最北端,金沙江右岸,介于东经103°47´~104°16´,北纬28°21´~28°40´之间,东西最大横距48.5km,南北最大纵距36km。全县国土面积761km2。最低海拔290m,最高点大堡顶海拔2054.3m,相对高差1764.3m。地形主要为山地,县境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南高北低。境内山峦起伏、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河岸陡峭、溪流切割强烈,按云南省地貌划分,属于滇东北中低山山原亚区。县境内总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18.6℃,全年日照时数为635-998.1小时。绥江县水文基本特点是:南部降雨多蒸发量小,北部江边河谷一带降雨少蒸发量大。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原因,县境河流闭合发育,除金沙江外无过境河流和外来地下水源补给。因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降雨存在区域分布、时间分布、海拔高度分布不均的特点,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761.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215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总日照943.3小时。绥江县幅员面积761km2,辖4镇1乡(32个村委会、3个社区)。2011年全县总户数45887户,总人口166811人,全县人口密度219人/km2;其中农业户33688户,农业人口141936人。2011年末,全县生产总值(GDP)14915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7833万元,第二产业61945元,第三产业5938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4834万元;财政支出83605万元。1.3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除金沙江以外,我县水资源总量5.59亿m3,其中地下水1.59亿m3。2011年末,全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349件。其中:小(一)型引水渠道2件,小(二)型引水渠道9件,小(二)型水库3件,大面小型水利工程2872件,其中小塘坝7件、小蓄水工程1894件、小型引水渠971条;农村人饮工程2463件,其中小水窖2193件、管引267件、小水渠3件。以上利工程总引流能力6.4m3/s,总蓄水173.5万m3,在建中型水库1件。由于水源性蓄水工程少,径流洪、枯变化大,径流式引水工程保证率低,导致各用水部门之间矛盾极为突出,水事纠纷不断;造成城市供水水量不足、水质较差;农田灌溉面积减少,水电站出力不足,电力紧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大汶溪流域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3.42亿m3,占全县径流量的61.2%,可开发利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大汶溪流域。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协调,开发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绥江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2.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概况水是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获得安全饮水是人的基本需求和基本人权。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各级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工作。2003年之前,浙江绥江县农村饮用水工作大致经历了“农村改水”、“农村供水”、“乡镇供水”三个阶段。限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农村饮用水设施的建设速度不快,规模不大,标准不高,与农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尚有很大差距。2003年全面开展农村饮水解困建设,2006年由饮水困难建设进入到饮水安全建设。至今,全县累计受益人口10.4万人。规划解决3.87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标准和保障水平,至2015年底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2.2.1管理模式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城市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以下称“城市管网延伸工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大都纳入城区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