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课标要求]分析:1、水循环的途径及意义2、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地理意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水圈的特点?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1一、水圈的组成。大气水0.001%冰川水圈海洋水96.54%湖泊水地表水土壤水江、河水陆地水沼泽水生物水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水资源的含义:广义。狭义。狭义水资源的含义中储量最多的水体是。人类直接利用的主要水体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指标是。[承转]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地运动,这一过程称水循环。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多媒体展示课件]:水循环示意图。思考回答:①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哪几种?、、。②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③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④在海陆间水循环的各节中人类施加影响最主要的环节是。影响方式:、。[活动]学生自学教材P49页4-6段内容,概括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2②。③。④。[活动]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河流的补给方式有关,读p49活动思考回答:比较A、B两条河流分别以什么补给方式为主?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有何特点?总结分别以这两种补给方式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规律?还有其他的补给方式吗?对河流径流的变化又有何影响?。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第二课时)1、洋流概念及分类: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回答:①什么叫洋流?②洋流的主要动力是什么?③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可分为几类?根据洋流的成因,可分为哪几类?。2、洋流的分布[学生活动]读下列全球风带与大洋环流相关模式图,找出风带与大洋洋流的关系以及主要的洋流类型。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1)2)33)4)。[活动]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示意图。1)说明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2)分析南纬40º附近海区洋流的分布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相比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南纬40º附近各大洋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其性质是寒流,这是因为①南极是冰雪大陆,气温极低,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水温。②南极大陆周围漂浮着许多冰山,浮水融化吸热降低了海水温度。③南极大陆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了海水降温。而在北半球,40ºN附近的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这两股暖流从低纬度流来,故属暖洋流。)3)观察中低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差异,归纳洋流流向与洋流性质的关系。[讨论]假如要使一个漂流瓶由北美沿岸漂流到亚洲沿岸,或由南美沿岸漂流到澳大利亚沿岸,漂流瓶应在哪里投放?其可能的路径有哪些?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继续活动]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后,填下表归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对象影响举例4气候1、、纬间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2、洋流性质:暖流温湿、寒流温湿。1、欧洲西部气候的形成。2、澳大利亚西海岸环境的形成。海洋生物1、寒暖流交汇丰富。2、上升流将深层物质带到表层。1、加拿大渔场,日本渔场,英国渔场的形成。2、秘鲁渔场的形成。海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顺流速,逆流速。海洋污染1、加速污染。2、扩大污染。油轮发生泄露。课堂练习1、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都具有的主要环节()A.下渗B.地表径流C.降水D.蒸腾2、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A.海陆间大循环B.陆上内循环C.海洋循环D.水汽输送3、有关陆地水的正确叙述是()A.大气降水是陆地水体的主要补给源B.陆地各水体呈固、液、汽三相状态C.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沼及冰川水D.冰川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