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最应该教给孩子的四种教育周国平我认为中国教育现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急功近利,大学基本上成了职业培训场这当然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这种体制使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场,迫使学生也把职业培训当成了上学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呢?现在许多人在谈教育的理念、大学的理念,在我看来,这个理念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什么是人文精神呢?我理解的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那么人身上到底有哪些价值是最宝贵的,是人文精神所尊重的,因而是教育应该促进它们实现的呢?我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第一个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谈不上。第二个是头脑,人是有理性能力的,有智力活动的。第三是灵魂,人是有精神需要、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所以,与这三样东西相对应,为了实现这三样最宝贵的东西的价值,我们就有相应的教育项目。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我认为范围狭小了一点,应该扩大,成为生命教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我们有智育,就是智力教育,这个词很准确,但我们现在的做法有问题,我下面再讲。相对于灵魂来说,我们有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我觉得还不够,应该加上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德育和美育都是灵魂教育,如果说德育的目标是灵魂的高贵,那么美育的目标是灵魂的丰富。因此,我认为在学校里应该有这样四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一、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价值首先谈一下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包括体育,但体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部分。体育就是身体教育,以健康的身体为目标。如果一个人只是身体健康,体格强壮,却不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健康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我想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人只有一次生命,这个生命是他一生中所有其他价值的基础。一个人只有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兴趣,才有可能感到幸福。那种生命力乏弱的人,心如死灰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开心的。那么,怎样才算尊重生命呢?我想,一个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学校里屡屡发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事件,当然这里面有社会的原因,包括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应试教育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等等,但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就是把生命看得太轻,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还包括应该享受生命,上帝给了你唯一的一次生命,干吗不享受啊!从某种意义上说享乐主义是正确的,活着时不行乐,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欲望都不是罪过,禁欲主义是完全违背人性的。有健康的生命本能,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乐趣,这是人生的强大动力。我上大学时,大学生是不准恋爱的,当然更不准发生性关系,这种事如果被发现,就一定会被开除学籍。现在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很自由了,不过太自由也有弊病,你可能沉湎在花前月下,革命意志衰退。所以说我不反对及时行乐,关键是行怎样的乐。另外,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有意义地度过一生。所以,我觉得,在学校里开展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作为最基本的人生观教育,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如果学校里培养出的人不爱生命,没有人性无疑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生命教育如何开展,还需要好好研究,基本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就是生命教育。二、智力教育:实现头脑的价值第二点是智力教育。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知识方面的教育,所以我对这个问题要着重谈一谈。智育的目标是实现头脑的价值。现在对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